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设计及反思

2023-02-04 01:01: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设计及反思》,欢迎阅读!
大班,西瓜,蚂蚁,反思,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绘本《蚂蚁和西瓜》的故事简单有趣,一群小蚂蚁运用各种方式运西瓜:用小铲子铲西瓜、

搭爬梯子运西瓜、咬紧牙齿拖西瓜拟人化的动态和勤劳、

聪明、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幼儿根据大班幼儿能较灵活地表现各种动物动态具有较强的表达表现能力等特点,结合绘本的游戏情境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 .在绘本情景下,尝试粘贴并大胆添画蚂蚁的不同动态 2 .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大胆创作,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绘本,细致观察蚂蚁。

材料准备:棕色碎卡纸、1开白纸2张,记号笔、浆糊、KT板、可供撕贴的西瓜图纸。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内容,引发创作兴趣

截取绘本中典型的蚂蚁运西瓜画面,唤起幼儿已有经验 “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它们是怎么搬西瓜的?” 二、欣赏蚂蚁动态,尝试想象添画 1 .观看图片,模仿蚂蚁形态

引导幼儿观察三幅典型画面,让其在游戏中模仿各种动态,并创造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这几只蚂蚁是怎么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样运西瓜?”

——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态,到创造性地表现蚂蚁的动态,生动的动作体验,为幼儿表现

不同动态的蚂蚁做好了铺垫。

2 .魔术粘贴,变换蚂蚁姿态

教师选两块棕色纸,作为小蚂蚁的头和身体,用“变魔术”的方法表现蚂蚁的不同姿态。 变魔术:头不动、变换身体的位置,或者身体不动、变化头的位置。不同动态的蚂蚁就变出

来了。

——变魔术教给孩子的不是蚂蚁运西瓜的一种或几种姿态,而是教给了]孩子表现蚂蚁不同

姿态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小蚂蚁。

3 .幼儿示范,添画蚂蚁动态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添画蚂蚁的五官和四肢,示范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谁能来帮助这只小蚂蚁,让它也能运西瓜?” 三、创设游戏情景,幼儿撕贴添画| 1 .创设情境,大胆想象

教师创设运西瓜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草地上又出现了一块大西瓜,这些小蚂蚁看到西瓜又会发生些什么故

事?小蚂蚁会和同伴怎么样合作搬运西瓜呢?”

2 .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选两块碎纸将蚂蚁身体贴好,注意要紧贴在一起,这样小蚂蚁的头和身体才会连接起来。 ——从绘本中衍生出运西瓜的游戏情景,孩子笔下的小蚂蚁成为自己的代言,游戏情境的创

设激发了幼儿生动有趣的创作。


四、展示欣赏作品,分享创意过程]

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欣赏交流他人的创作。 教师讲评提升幼儿经验,共同感受合作的快乐。 总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

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但科学适当的范例(而非范画)在美术活动中非常重要而有效。这一绘本美术活动最成功之处就是利用幼儿的动作来做范例。蚂蚁用小铲子铲西瓜、爬梯子运西瓜等各种各样拟人化动态憨态可掬,深深地吸引着幼儿。而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活动重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剪辑了绘本中拖、背、抬等几个典型的蚂蚁动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模仿。幼儿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作慢慢过渡到自己想象蚂蚁吃西瓜的动作,幼儿在动作模仿中就习

多种多样的蚂蚁的动态造型。在添画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还借助自编儿歌“小手小脚弯一弯,眼睛嘴巴动一动,触角触角翘一翘,可爱的小蚂蚁就动起来”来提示幼儿掌握蚂蚁五官和四肢的画法,增加了作画的趣味性。这一示范环节借助动作模仿、儿歌语言的提示,为幼儿精彩的创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动作模仿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也巧妙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小蚂蚁就是孩子们的代言,他们笔下的小蚂蚁,实际上就是孩子自己运西瓜情境的再现。游戏情景和创意想象相互依托,游戏情境成为创意想象的源泉,使幼儿的美术创作更精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qV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