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逆淘汰现象的主要原因

2023-02-07 19: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师逆淘汰现象的主要原因》,欢迎阅读!
幼师,淘汰,现象,原因,主要
幼师逆淘汰现象的主要原因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被视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随着社会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必定带来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尊重。教师地位不再是“臭老九”,教师职业也一跃成为许多人羡慕的职业。特别是幼儿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似乎是热情、智慧、活泼、充满爱心和耐心的象征,更令许多少女向往。这从近几年幼师专业一直比较热门中可以证实。根据有关资料分析,现教师市场明显地供大于求,因此,学校作为买方掌握了较大的主动权。有人曾开玩笑地说,现在校长往人才市场上一站,想来做老师的人一抓一大把。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对教师的要求也自然而然地一再加码,原来的“春蚕”“蜡炬”到现在的“专家”“学者”,似乎教师就象弹簧,你压得越重,它弹得越高。殊不知,弹簧尚且长时间超负荷后不能恢复原状,更何况与是之有着天壤之别的人呢?教师作为一个凡人,他们有着自身的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他们的心灵需要呵护和慰藉,他们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如果一旦理想与现实相距甚远,就势必动摇他们终身从教的信念,甚至“跳槽”,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逆淘汰”现象。所为“逆淘汰”,是指教师队伍中优秀教师出、欠优秀教师进的一种现象。这里的“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完全离开教育系统,去从事别的职业;二是教育系统内部的流动。今天我主要谈的是第一种现象。虽然这是极个别的现象,但它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却是广泛的,对其他教师心灵的震动也是强烈的,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并积极寻求对策,保持学校工作的稳定、平衡和有序。那么,引发教师队伍“逆淘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就本人在幼师队伍中的观察,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教师待遇偏低

众所周知,任何职业的社会地位总是在与其他职业的相互比较中显示出来的。虽然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在提高教师地位等方面作了很大努力,并使之有了一定的反差,但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工资水平仍然偏低。从较低社会地位向较高社会地位的流动,几乎是人的本能追求。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曾经有这样一位老师,应该说是一位优秀教师,她是幼儿园的教科室主任,职后培训进修到硕士研究课程结业,被评为武进市幼儿学科带头人。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几年前她辞职办厂,现在经营着一家较上规模的纺织厂,效益很可观。在与她的交谈中,她很中肯地说:用做老师的精力去做其他事情,利益远远要高得多。我们没有理由去指责教师用自身智慧争取更好生活条件的追求,也不能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甘守清贫,


但如果这种追求成为教师的普通追求,那教师队伍的稳定将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二、工作要求过高

幼儿教育改革正在步步深化,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材更新力度大、速度快,新的教育课程理念挑战传统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教师的准入门槛一再抬高,幼儿教师除了要有大专学历外,十八般武艺必须样样精通。例如去年我市举行的幼儿教师技能大赛,在一天的时间里,选手们参加了弹琴、唱歌、跳舞、绘画、说话、备课、说课、评课、书写、计算机操作等近十个项目的考验,选手们哪一样都不能差,哪一样都不能不熟练,幼儿教师们的精彩表现,令评委们连呼:幼儿教师真是全能教师!”其实,在这个“全能”的背后,有谁知道她们付出了数倍于以往的精力,以致于老师们惊呼:现在做老师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有的幼儿教师由于受到自身素质的影响,不得不离开幼师岗位。

三、安全压力过大

长期以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定位,使教师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承担了多种责任,其中之一就是对幼儿的监护责任。孩子在幼儿园自己不小心碰破了皮,家长要找到你;明明孩子本来已生病,硬说是你没护理好;更不要说由于孩子小,偶尔说出与事实不符的事情来,更是搞得老师有口难辩,有苦难诉。面对是“上帝”的家长,好多老师只能忍气吞声。再加上社会上日渐增多的老师被告上法庭,在一些媒体夸张的穷追猛打下,社会上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导向,只要家长告上门,不分胞青红皂白,一律是老师的错、学校的错。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老师在教育幼儿时颇有些不知所措,整天胆战心惊,如履薄冰。过重的心理压力与现代已是独生子女当教师的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他们对职业产生了厌倦,一旦有机会,她们会毫不犹豫地逃离“苦海”

四、人事制度改革的冲击

长期以来,学校一直是平静的港湾,教师职业曾一度是稳定的代名词。但是人事制度革的大潮最终还是冲击到“港湾”里过着安稳生活的教师们。聘任、待岗、下岗转眼间成了摆在面前的现实。应该说,竞争本不是件坏事,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所从事的育工作是一种精细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育的形式更多的是个体劳动,因此很难用单一的评价标准去衡量教师的工作谁好谁坏,那么现在颇为流行的“末位淘汰制”也不一定就会十分公正公平。有的教师产生了“惹不起总躲得起”这种念头。再加上前阵子幼儿园盛行“转制风”,缩减幼儿园公办教师编制等,使教师产生了一种恐惧,与其到时被人逼着走,还不如现在找个理由体体面面走,我园就有这样的老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ip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