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校与东至二中共建办学联合体的认识与思考

2023-02-14 16:2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我校与东至二中共建办学联合体的认识与思考》,欢迎阅读!
东至,二中,联合体,共建,办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我校与东至二中共建办学联合体的认识与思考

作者:欧家顺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6年第16

一、我校与东至二中共建办学联合体的必要性 1.是昭中重树信心、重振辉煌的必然要求

历经半个多世纪沧桑的昭潭中学深切地体味到创办之初的艰难、勇登高峰的喜悦、走向低谷的痛苦。至2015年上半年,昭潭中学学生数已减至1400多人。人心不振,教师失落感增强,教学双向动力严重不足,社会负面评价增多。20159月,欧家顺同志担任新一届昭潭中学校长。他立足现实,勇于担责,狠抓教学主线不放松,尤其是在办学机制上,利用他在东至二中担任副校长期间可靠的人脉资源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多措并举,加强与东至二中的合作办学,以期扭转学校的精气神,共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2.是创新学校管理,实现提质增效的必然举措

内部挖潜是学校管理的常规和必然之举。圉于地域的局限性、教师的教学眼界和生源质量的现实,打开大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合作办学,需要学校管理者的长远眼光和敢于创新的勇气。而老百姓对一个学校的评判标准非常单一:学风好、中高考成绩好。这也是学校管理者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内外交困的特殊时期,提出与东至二中共建办学联合体,有利于稳定办学规模、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办学效益,是一条值得探索和实践的的新型办学 模式。

3.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振教师精神的努力之举

东至二中是东至县高中教育的标杆,软、硬件层面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从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看,东至二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视野开阔的教师队伍的充分条件,也有城区教师须到乡村支教的硬性规定的必要条件。而昭潭中学随着办学规模的缩减,对教师的刚性需求下降,同时,一些年轻教师本着学习的态度,到二中取经,既是其自身内在发展的需求,也能为二中解决因编制紧张而导致的学科教师急缺问题,还能为昭中化解僧多粥少的局面。

二、共建办学联合体的内容及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159月上旬,我校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与东至二中协商,最终双方达成联合办学合作协议

1.目的: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充分发挥双方的办学资源 2.合作方式及内容 1)师资培训方面:

我校在师资方面根据教学需要调配青年教师到二中任教,被调配任课教师的工资由我校承担,课时津贴、节假日补助由二中承担。二中亦派遣青年教师到我校,按我校要求担任适时的教育教学任务,并与我校教师共同交流教学经验,互相切磋,共同提升,努力探求城乡学校教学教研新路子。

2)学生培训方面:

二中在学生培训上给予我校支持。我校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学生到二中插班委培。二中保证该生正常上课,并对其教育管理 三、所取得的成效

1.教师合理流动,跨越校际围墙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事流动是广大教师的迫切要求。目前,教师的流动性差,阻碍了教师奋发向上动力的生成。教育主管部门应统筹考虑、多方施策,满足教师的心理归位。我校与东至二中达成的合作办学协议可以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阻断教师职业倦怠传染源,二是促成教师心理补偿机制的落实,三是彰显教育管理者的人文管理理念,从20159月至今,我校有翟长友、王接明、杨文琴、吴凡、王艳霞、汪四芹等多位老师到二中交流任教,也有部分学生到二中高中部交流学习。从反馈的效果看,我校教师对二中的距离感缩减,校际之间的物质、心理围墙被进一步 打通。

2.教学互动,助添发展动力

根据两校合作办学协议,侧重点是教学交流。2015-2016学年,东至二中共委派苏蕾、方泽运、齐永富、张至黄、胡平、陈益华等6位教师来我校交流任教语数外、理化生学科,并由教研室江光辉、姚大宪主任带队,负责处理交流任教的所有事宜。2016-2017学年,根据上一年度交流教师的综合表现和教学效果,二中加大委派力度,共有11位教师来我校任教。我校对接教师分别是刘爱萍、裴中云、洪慧琳、张骏、朱康、黄世栋等。我校要求:对接老师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堂听课、系统反思汇报展示,目的是让二中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我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教学互动的另一方面是二中各教研组不定期来我校进行教学指导,我校也派出学科组到二中学习麦场高处望云开。从近2年的实践看,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态度、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都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 3.服务互动,提升获得感

我校到二中交流任教的教师不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201512月份、20164月份、201610月份,欧家顺校长三次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到二中与我校交流教师举行座谈会,详细询问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二中的骆朝晖校长也多次率队到我校调研交流教师的任教工作情况。根据合作办学协议,交流任教教师的工资由原单位支出,为体现二中对昭潭中学发展的支持,我校交流到二中教师的课时津贴、节假日补助由二中发放,而二中到我校交流任教教师的来回路费则由我校承担。 4.全面交流,共创和谐共赢局面

教学交流、管理交流外,我校还与东至二中进行了多次文体交流。20159月至201612月,两校篮球队、排球队进行了互访,进一步延展了两校合作的友谊链 四、对办学联合体的思考

1.探索人才流动方法,做好教师的精神保姆

我校地处两省三县交界,位置偏僻,教师在此工作,稳身难稳心。做好教师的合理流动工作,既彰显人本思想,也是管理本位精神的回归,如果适时疏导、化解内心的一些小纠结定会增添学校活力。从依法治校的角度看,教师的合理流动能克服该探索功利性的标识。因此,在实施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学校要全程跟踪服务,如流动周期的确定、流动期间教师工作量及效果的鉴定、教师交流经验的可复制、可推广等,做好教师的精神保姆 2.加强运行机制的常态化建设,推动联合办学的实效性

目标任务型的运行机制缺少恒久的动力支撑。我校与东至二中实行的合作办学,目前也在试验探索中。主要有三个因素制约着这一运行机制的稳定和向前发展:一是政策层面,缺少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的指导性文件;二是技术层面,缺少具有连续性且可靠的数据作为作为这一机制运行的科学保障;三是管理层面,学校管理者的全局意识、忧患意识能否得到长效贯彻。因此,要提高联合办学的实效性,就必须使之常态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iB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