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会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意境美》,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会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意境美
作者:李雪玲
来源:《教育界·中旬》2014年第08期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是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深层探讨。如陶渊明的《饮酒》,通篇寓理于情,融情于景,意到随笔,富有情味。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凸显诗人恬静优雅、醉心田园的情志,体现的不仅是诗人的一种心情,更是诗人的一种人生境界。尤其最后两句议论与抒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写得含蓄蕴藉,主客观的倾诉与描写在此诗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学习时应强调学生重点把握,领悟。本文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过程为例说说小学语文课诗歌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情景美。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大气磅礴的著名诗作,诗中夸张的语言风格,独特的诗歌意象,充满魅力的想象力,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绝美的瀑布图。如何让学生发挥想象,批文入情,与文中的景物同呼吸,达到心中见景,景中有情的境界,这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所在。 为此我预设了四步走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步步探究,深入诗歌之中,突破难点,达到情境共融。
一、读诗文,想象瀑布之美
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要求,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想象能力,发展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究其实质,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文本的情境有机勾连,才能够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望庐山瀑布》诗歌中,有对瀑布的细致描摹,有声音也有形状,为了让学生从古诗中体会到瀑布的美,我从想象入手,创设氛围:
师: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在这一句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太阳照着香炉峰,香炉峰上金光闪烁,就好像升起了袅袅的紫烟。 生:一道瀑布就挂在香炉峰的峰顶。
生:我看到了阳光下的香炉峰,还有紫色的云烟,还有一道瀑布从峰顶垂下来。 师:那道瀑布从香炉峰顶垂挂下来,那是什么样的?
我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在缥缈的音乐声中,学生静静地读诗文,感受“日照香炉”那升腾的紫色云烟,感受那一道“瀑布挂前川”的景象,想象那将是一道非常明亮的白链子,垂挂下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气势磅礴。也有学生想象那将是飞泻而下的白练,溅起无数水花,腾起很高的浪花。那种景色无比壮观美丽。
学生通过想象,抓住了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日照”“紫烟”“挂前川”的特点,感受到了瀑布动态的美丽,仿佛能够看到李白就站在瀑布那里,静静地感受那瀑布带给自己的内心冲击。在想象中,学生距离古诗越来越近,领悟古诗的意境也会逐渐迫近,此刻,学生只有一个词语来概括:人间仙境。
二、听声响,感受瀑布之韵
在《望庐山瀑布》的课文插图中,李白静静地伫立在庐山脚下,凝视着面前那一道飞流而下的瀑布。我让学生根据插图,再来读诗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感受那一道飞流的声响。
师:(播放瀑布的音频课件)仔细听,瀑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生:像千军万马在奔腾咆哮。 生:声音震耳欲聋。
生:到处都是轰隆的声音,似乎什么都没有了,只有轰隆的瀑布声。
学生静听我播放的瀑布的声音,再结合课文插图,根据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脑海中会有瀑布的雄壮的形状——“飞流”,仿佛是从天而降,飞泻而下,说明气势非常之大。三千尺呢?是真的有三千尺吗?并非如此,在古诗里这只是一个虚指,代表瀑布的落差之大,由此可知声响将会有多大。如果说在第一个环节里学生想象感受到了瀑布仙境一般的美,那么在第二个环节里,学生则听到了瀑布天籁一般的声响,感受到了瀑布飞流而下的声韵。那种磅礴的气势不但美,而且有声,透过古诗的文字,学生充分领会到了瀑布的美与韵。 三、嚼文字,触摸瀑布之形
李白的诗作夸张浪漫,融情与景,写作手法诗意盎然。如何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写作手法,我并没有刻意引导,而是抓住诗作中李白对瀑布特征的描述,来进行感受:
师:李白就站在这庐山脚下,感受这一道瀑布,我们静静地读读古诗,看看瀑布有什么特点?
生:我感觉到瀑布很急。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飞流直下,这个飞流,还有直下,都说明山势很陡峭,瀑布流下来的速度很快。 学生抓住飞流、直下两个字眼,感受瀑布的流量之大,流水之急,山势陡峭,仿佛在三千尺的高空落下了银河。那么在李白的眼中,到底是否真的有三千尺?答案是否定的。古诗写作往往会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来渲染和表现飞流的迅速和急迫,表现那种雄壮的气势和巨大的声响。在李白看来,那种气势就好像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
学生透过诗文的关键字眼,感受到瀑布的形,由此有了对瀑布可感的直观印象。我再次让学生通过朗诵,读出瀑布的气势来,效果就很快出来了。 四、赏画作,品鉴瀑布之神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画作的角度,来品鉴瀑布的神韵。根据课文的插图以及学生收集的庐山的瀑布的画作,进行品鉴。
师:你看哪一幅画作最符合你心目中的瀑布?请抒发你的感叹。
生:这瀑布真的仿佛是天上的仙境,我真想进入仙境,看看那天堂一般的美景。 生:这瀑布多么雄壮美丽!我多么渴望看到它啊!
师:既然大家如此欣赏这瀑布的美景,那么就放声来借用李白的诗句来朗诵它的美吧! 生:用充满憧憬和赞美的感情朗诵《望庐山瀑布》。
在古诗文教学中,笔者认为,意象的美是需要一个梯度一个梯度地带领,学生才能从意象中获得美感,从而建构起对诗词的审美感觉,而后积累起丰富的文字鉴赏力,以此发展对古诗文的解读能力。
总之,古诗词除了意境美还有色彩美比,如:《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画面美,如:如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哲理美,如: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欣赏古诗词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知之、好之、乐之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渗透品读感悟古诗词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哲理美。慢慢引领他们步入文学的殿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m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