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与对策

2023-10-31 09:3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与对策》,欢迎阅读!
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对策,我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与对策

作者:韩萌萌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3

【摘 要】社会工作是西方的产物,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的专业社会工作逐渐传入我国。文章将通过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的诸种困境的总结上,以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对策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定义与历程

对于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一定义,我国学界应用较多的是王思斌下的定义,即社会工作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这是一套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制度体系)同其相互影响进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发挥功能的过程

社会工作产自西方,西方专业社会工作进入并在我国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时期: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学习与初步实践的时期;1950年至1980年,此时期我国大学被取消社会课程,社工实践活动也随即被取消,从而形成了王思斌所说的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我国的社会工作在此时期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1980年至今,这一时期是恢复和快速发展的时期。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文化困境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社会文化的奠基石,亦是西方宗教文化的主流。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核心观念并带有浓厚的普世主义色彩,并且其爱的施予路径是是自下而上的。而中国具有两千年的历史,儒家思想是我国的文化基石。儒家提倡的仁爱有别于西方的博爱。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差别的爱,爱的差序格局——是我国儒文化中仁爱观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我国儒文化对仁的实现方式是亲,而我们亲的过程是以自我为中心,划出亲疏范围,呈现波纹式状态。同时我国儒文化的爱的施予路径也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处于完全相反的状态,即爱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这样在西方专业社会工作接入到我国本土性的社会工作土壤之中,就会出现摩擦,甚至引起人们的反感和不配合,不利于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的发展。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理论困境

任何专业都有属于其自己的理论体系,没有理论的支持,社会工作将会是单薄而苍白的。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成果可以说是众多的,例如:心理分析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标签理论、沟通理论人文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但是我国这部分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少,而且研究成果带有浓厚的西方理论背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套属于我国本土的社会工作论著作。当我们不断地在吸收西方理论成果时,我国相应的理论却未更好地做到对西方理论理论化,在缺乏理论系统的背景下,一味的运用西方理论于实践中,会由此衍生很多由于不符合我国自身特点而出现的问题。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制度困境

我国的制度背景社会主义制度,这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发源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是完全不同。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在我国的整体环境下,并不能有效地实施,一些民间社会工作组织的登记门槛相对比较高,并且其除了对直属部门负责外,还要受到民政部门的监督。在西方的大环境下,倡导的自发地组织救助活动的民间组织机制,在我国并不容易实现,虽然政府鼓励提倡助人组织的成立,但这些组织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效应,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改革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对策

社会工作本是西方之物,在对待这一事物时应秉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要想走出上述的诸种困境,使专业的社会工作在我国更好地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政府与社会共同运作的机制

在实践中看来,我国的社会工作仍旧主要是靠政府以及与之具有附属关系的机构团体来承担,行政性程度仍旧很强。虽然我们一再强调,我国要从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转向行政与民间社会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而且政府也逐渐将一些社会工作服务权力让位于社会,但是由于进入门槛高、双重监督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专业社会工作的效能并没有得到发挥,群众社会工作团体仍然没有改变其政府的附属状况。要想使我国的社会工作朝专业化方向发展,那么必须扩大民间社会工作的运作空间,在政府的支持下,让社会中的自发地民间组织自由而充分的发挥其服务社会职能。 (二)促进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我国的社会工作高效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在数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但在有了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注重教育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多参与到社会工作实务之中,理论结合实践。同时要加快民间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们提供更多跟好的实践平台,做到学以致用。

(三)加快弥补本土性专业社会工作理论的空白

在我国,一直存在本土性的社会工作模式,但是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其附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都很重视实务而忽视理论的发展,造成至今我国的社会工作理论仍旧使用的是西方的一套,而没有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样不利于实践经验更好地传播和提高,只有把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工作经验的有益成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总结出一套现实可行的理论,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同时要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再理论化,吸取其精华,形成符合我国本土状况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些努力来加快填补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的空白,以更好地为社会工作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17. [2] 文军.个体主义还是整体主义: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及其反思[J].社会科学2008. [3] 田毅鹏,刘杰.中西社会结构之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社会科学2008. [4] 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J].社会科学2008. [5] 卫小将.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之阐述[J].学习与实践, 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7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