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乡镇小城镇建设工作作汇报】乡镇汇报材料》,欢迎阅读!

【乡镇小城镇建设工作作汇报】乡镇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我乡小城镇建设工作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证。 一、基本情况
铁匠乡是全县唯一的苗族乡,全乡辖10个行政村、64个村民组,3676户、*****人,幅员面积83.94平方公里,距离赫章县城108公里,威宁县城28公里,境内无煤无矿,全乡经济以种殖业为主,属于典型的纯农业乡镇。立足现状,乡党委、政府深入剖析,抢抓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三化同步”的机遇,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着力打造实力更强、环境更美、生活更优的新型城镇,真正建好一个“山水铁匠,灵秀苗乡”。拟新建街道2400米,建主街道2条,规划宽度20米,其中:车行道14米,两侧人行道各3米,两边规划宅基地进深为16米;
主街道两侧各规划次街道2条,车行道8米,两侧人行道各3米,两边规划宅基地进深为16米。广场、桥梁、道路、亮化、景观、给排水以及服务设施和征地328亩等工程总投入资金1.2亿元。 二、主要做法
1、立足乡情,科学规划。铁匠乡作为传统农业乡镇,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上并无特别的先天条件和自身优势,就小城镇建设而言,仍然是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慢。近年来,各兄弟乡镇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我们深感压力巨大,积极抢抓国发2号文件机遇,按照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要求,确立了“山水铁匠,灵秀苗乡”的城镇发展思路,强化了对“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富裕农村必须发展城镇”这一新理念的认识。聘请权威单位和专家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编制了《铁匠苗族乡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铁匠苗族乡小城镇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聘请了铁匠籍在县直部门工作
的相关领导为顾问组,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铁匠苗族乡农民集中到小城镇建房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确立了“不贪大求洋,突出科学性; 不固步自封,突出前瞻性;
不务虚作秀,突出实用性”的铁匠特色基调。结合我乡与威宁县羊街镇相连的实际,在规划上认真与威宁县羊街镇共同协商规划、共同开发,更大限度的发挥小城镇作用,打造一个毕节市唯一的两县乡镇连建特色城镇,并充分发挥苗族特色,真正建成“山水铁匠,灵秀苗乡”。
2、抢抓机遇,引资建设。我们深知,我乡财政底子薄弱,单靠自身财力,根本无力投资特色小城镇建设,通过认真分析,深入调查,决定通过招商引资渠道,采用捆绑式开发模式进行特色小城镇开发建设,先后引进8家有资质的公司进行议标,最终与贵州省三江大地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协议,按BT模式由公司全垫资(征地、建设),乡人民政府从卖出的地基中按每平方米抽取100元的方式进行开发,抽取资金由乡财政所监管全部用于城镇建设,最终达到以城养城的目的。 3、求真务实,强力推进。我们深知,特色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我们先后到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做得好的野马川镇、六曲河镇进行考察学习,在学习两个乡镇工作经验之后,我们采取“5+2”、“白+黑”、晚上“夜总汇”的工作模式,奋力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一是在征地工作上。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采取召开新老干部、党员、村头、寨老、教师、进步人士座谈会,进村入户户户见面,发放征求意见书,召开群众大会等方式进行工作,土地丈量后核实公示,大部分思想动员工作都是白天遇不见人,晚上入户工作进行夜访,通过多渠道、多办法的艰辛努力,顺利完成征地328亩,投入征地资金708.4万元,涉及农户147户796人。二是在工程上。由于征地及时、广大群众积极支持,我乡特色小城镇建设按BT模式由贵州三江大地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于4月26日启动,目前已平整主街道630米,宽度60米,土方开挖和外借土方及回填近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N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