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职学校中“班级文化建设”对行为偏差生的意义》,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职学校中“班级文化建设”对行为偏差生的意义
作者:龚建荣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7年第07期
[摘 要] 中职生中行为偏差生的比例较大,而行为偏差生对整个班级的行为习惯有巨大的负面作用,处理好行为偏差生的转化问题,能够给班级焕然一新之感。所以行为偏差生的转化对于整个班级的建设是不言而喻的。以事实为依据,以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为内核,阐明班级文化建设对于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意义。 [关 键 词] 班级文化;行为偏差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1-0168-01
中职生相较于普高学生而言,行为偏差的比例更高。每个行为偏差生的背后都有一段让人心酸的历史。在所有中职学科当中,会计专业行为偏差生的比例相对较低。下面就以会计专业为例探索中职教育中如何利用班级文化建设来转化行为偏差生。 一、班级文化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沃勒《教学社会学》(1932)一书中,首先对学校文化的论述开创了班级文化研究的先河。它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师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 二、班级文化建设及措施
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期在于班级刚建立之初,这时的学生对于整个校园环境较为陌生,即便是在初中时期成绩很差的学生在职高时都希望自己能够被证明不是失败者,所以一定要抓紧开学的关键时期。下面列举一些开学时可以产生良好效果的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一)班级布置
中国古语有云:“新浴衣者,必振其冠。”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可以说是永恒的,对于美的东西,大家都会极力维护。所以刚进入新班级进行高雅的班级布置能够让学生充满强烈的归属感,愿意去维护这个班级的荣誉。在班级布置过程中尽量使用明亮的颜色。一方面能够衬托学生积极的朝气,另一方面积极的颜色能让学生拥有乐观的心态,而且这种班级布置一定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逐步融入的过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重视班级卫生
刚入学时,班主任一定要非常重视班级卫生。对学生而言,一个窗明几净的教室,会逐渐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逐步意识到良好的卫生环境需要每一个学生共同维护。环境对人的改造作用是无穷的。在我接手会计班时,班级的整体素质不高。行为习惯特别是卫生习惯的确不大好——卫生纸随手扔在地上、痰随地吐在地上、桌子上书本杂物乱摆一气。所以第一个星期时我亲自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而学生看到老师亲自打扫卫生,自然不敢怠慢,也都积极加入打扫卫生的行列之中。虽然在一个星期之后,我并没有再加入打扫的队伍之中,学生依然积极认真。而针对随地吐痰现象,首先做的是声明,这个教室里,绝对不允许吐痰,一旦有发生随地吐痰的现象,必须先到办公室,写情况说明。有些时候不能跟学生讲道理,而且也根本没道理可讲。当学生发现老师根本不给你辩驳时,他也会消停。对于桌面,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桌面上不允许放任何书籍,特别是对于职高生而言,一旦把书垒高避开老师视野之后,学生的情况你根本无法掌握。所以班级里,我要求学生桌面书籍绝对不可以超过五本,当堂课课本摆在桌面上就可以了,而这件事情必须由班干部进行监督。 (三)重视集体活动
在一个班级之中,我们最希望的是能够达成一种和谐的班级关系,和谐的班级关系有利于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而班级的集体活动往往会增强学生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知道且明白不能做伤害班级名声的事。比如我之前受到同仁学校拍摄微电影来记录高中生活的启发,让自己任教的班级从事电影创作。在我任教的会计班,学生没有受过任何和电影制作有关的培训,突然把微电影的任务交给学生,我的心中免不了有一些忐忑,对学生能力有所质疑。结果当学生把剧本交到我手上时,我多少有些吃惊,没有定任何主题,学生却能有如此的深度。学生的剧本中讲述了两位学生时空交换过彼此的生活,却发现别人的生活再美,也抵不过自己的平淡来得美好。在剧本的结尾,学生表述了: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所以职校的学生有自己对世界的思考,永远不要把社会的标签贴在学生身上,他们需要尊重,更需要信任。
对于如何管理职校学生,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摘下有色眼镜,自己首先不要有职校生就是差生的观念。同时要明确建立一个团结和谐的班集体,对于学生良好法律观念的养成和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有极大的裨益。 参考文献:
王琦,董梦杭,况成泉.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8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