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区矫正信息化的建设和完善

2022-10-04 22:3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社区矫正信息化的建设和完善》,欢迎阅读!
矫正,信息化,完善,建设,社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社区矫正信息化的建设和完善

作者:曲科 朱泽君

来源:《名城绘》2018年第12

摘要:随着国家对司法行政信息化的大力推进,社区矫正信息化作为司法行政信息化的重要分支必须与司法行政信息化改革的进程相适应。但迫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社区矫正信息管理模式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甚至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独立的信息管理统。如何加强社区矫正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最高效率发挥社区矫正作用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社区矫正;信息化;刑罚执行 一、社区矫正信息化相关概念界定

社区矫正信息化,是指通过手机、电脑电子信息设备对辖区内的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位置监控、信息互动、危情研判以及提醒警告等,以便实时实施掌握社区矫正人员动态信息,提高矫正工作效率,降低司法管理成本的新型刑罚执行管理模式。目的是在社区矫正领域全面实现科学化、标准化、智能化,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安全管理,节约司法资源,降低管理成本。 二、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和完善的作用

以传统观念来讲,让犯罪分子在社区进行改造,人民群众担心自己生活环境的安全性,给社会带来了安全隐患。社区矫正弱化了公安监狱系统的强制性和威慑力。这就要求司法行政构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做好监管工作,这时候社区矫正的信息化建设就尤为重要。 (一)实现社区矫正档案信息管理

社区矫正档案是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的报到、考核、奖惩、评审鉴定、解除矫正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执法文书及相关记录的总和,是社区矫正过程的真实反映,也是执法的依据。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建立信息化档案将社矫对象的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全部录入。 (二)全程监控矫正对象,防止脱管与漏管

对矫正对象活动状态的实时跟踪是掌握社区矫正主动权的根本措施,也是 对罪犯顺利进行帮教的前提。把矫正对象限定在法律 规定的范围内,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移动运营商基站或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其进行定位,并形成历史轨迹,清楚明了地知道矫正对象是否 在规定范围内,及时发现其越界行为。对超出范围的矫正人员,定位系统会给予监管人员和矫正对 象警告。对重点矫正对象进行视频监控,根据其活动轨迹,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出现在规定的摄像头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0p.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