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硕士论文的质量问题分析

2022-10-10 22:54: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类硕士论文的质量问题分析》,欢迎阅读!
经济类,硕士论文,质量,分析,问题
近年来,经济类硕士研究生,尤其金融专业硕士的大规模扩招所带 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不断显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生的硕士论文质量问题;另外,专业型研究生的扩招,学术型研究生的减少,硕士 文质量问题就更加凸显。作者结合多年来指导硕士论文的经验与查阅、统计部分大学图书馆保存的硕士论文,探讨了金融学专业、经济 硕士论文存在的问题、原因,并对如何提高硕士论文质量提出一些建议 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查阅2011-2013年毕业的硕士论文,共计100篇,其中24篇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选题不当、研究方法的运用 不当或者不熟练、论文格式不规范、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与论文结果不 合等四个方面。

1. 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在选择毕业论文时,以实证为主,所以方法的选择和准确运用直接影响论文结果是否可靠 和稳健,从而对论文质量起着关键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存在一定问题 至缺陷的论文有11篇,所占比例接近50%。在方法上,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1)部分论文进行回归分析时,在估计方程后,没有做一下必要的检验,如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检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2)变量的变换和处理存在一些问题。比 如在选择有关宏观经济的主题时,大部分学生利用VAR模型进行实证 分析,这时对GDP等宏观经济数据的变换和处理必不可少,但学生要 不进行对数差分处理,要么处理不当,如没有把名义GDP转换为实 GDP,再进行对数差分(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处理方法一般是, 先把名义GDP通过CPI累计指数或者GDP缩减指数转化为实际GDP 再取对数)。下面利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某篇论文利用5个变量、3阶滞 后的VAR(vector autoregression)型分析研究中日汇率波动对两国贸 易收支的影响,该文方法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样本数据过少,只有28 个,而每个方程需要估计的参数至少是15;二是没有进行平稳性检 验,这导致脉冲响应曲线没有收敛到零或者某个均衡值;三是数据处理 不当,一些变量取一阶差分,另外一些变量取二阶差分’这可能使得多次变换后的数据没有明显的经济含义。

2. 格式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论文存在格式方面的问题,只是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别。24篇论文中,15篇论文或多或少存在格式方面的 问题。在有关格式的问题中,英文文献作者的姓和名字的排序和缩写, 尤其是出现多个作者时如何处理,这些方面的问题尤为严重。其次,图和表的标注,也容易出错。最后,如何引用参考文献,也存在很大问 题。一些论文引用过长;一些学生直接从有关文献中复制过来,没有认真研读文献,没有把握文献的主要思路和观点,引用不当;最严重的情 况是,一些论文仿照别人的思路和方法,只是对数据进行更新。

3. 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与论文结果不完全吻合。24篇论文中,7篇论 文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占比接近1/3。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是,提出的 政策建议过多,只是凑字数,没有针对论文的实证结果或者分析出来的 结论来提出建议。

选题方面的问题。相对来说,在选题方面存在问题的论文较少, 只有4篇,接近15%。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论文选题不精练,二是选题不是很新颖,三是选题过大,四是题目与内容不完全 合。某篇论文的题目是《人民币区域化与贸易及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这个题目既不通顺,题目本身也过大。

二、原因分析


1. 招生规模增长过快。根据新浪网的统计,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从 1997年的5.1万增加到2012年的51.7万,15年间录取人数翻了 10倍, 年均增长率高达21.3%。招生规模的过快增长,主要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生源差,部分学生基础不扎实、研究潜质较差。二是导师所 带学生过多,部分导师每年所带硕士超过10人,再加上指导的博士,在 校所带的学生超过30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另外,导师自己 熟悉的研究领域有限,而一但所带学生太多时,部分学生的选题与导师 研究方向不相关,导师可能无法指导。

2. 学风浮躁,态度不认真。学风浮躁与社会的浮躁心理和畸形的 “学位消费热”有关。很多考生报考博硕士研究生,并不是为了学术研 究,而是希望通过学位获得更多、更好的从业机会,也有不少已就业人员为进一步获得名利和地位,跻身研究生大军。他们很难保持严谨学 风,甘坐冷板凳,靠自己能力写出高质量的论文。部分学生在读书期间 从事了过多的兼职,甚至一些学生在研二时,以实习的名义在外全职工作,在校时间少或者基本不在学校。比如上面提到的格式方面的问题 与学生态度、花在论文撰写的时间少有着直接的联系。

3. 答辩通过率太高。根据笔者的观察,硕士论文答辩通过率在 97%以上,多数年份的通过率是100%答辩通过率太高,一是造成学 生撰写论文的态度不认真,所花时间过少,这是影响硕士论文质量的主 因素;二是造成导师的要求降低。每年论文答辩的时候,导师们也心 知肚明,很多论文是不够格的,可是很无奈,不让论文通过就等于夺了学生的饭碗,于心不忍,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需要指出的是,答辩 过率过高的深层次原因是,导师之间的相互宽容与“相互放马”的潜 规则。 三、建议

针对硕士论文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 强学生的训练,尤其是方法上的训练。二是适当控制招生规模的过快 增长。针对当前论文的质量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要进行“学术大裁军”, 这种做法似乎很有难度,教育尤其是近年来的研究教育是一种社 会需求,这种需求不可进行太多阻抑。另一方面,从学术角度来看,应该控制或压缩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所以两难之中,较为稳妥的办法是, 续增加录取人数,但不能增长过快。三是规范学术道德和标准,强化 导师责任,适度降低答辩通过率,比95%97%。这是提高硕士论文质量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但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就业和心理压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c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