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庭教育的6种方法

2022-08-22 06:54:4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生家庭教育的6种方法》,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中学生,方法
毕业班家庭教育6种方法

孩子进入初三了,且即将面对中考。当时间一点一点地接近中考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急迫而又急噪的心情就越发显露出来。在这样的时刻,平静自己,反思自己,对我们更好地教育也处于急迫和急噪心理状态的孩子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孩子健康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尤其需要做好孩子此阶段的家庭教育工作,现将简便易行,行之有效6种方法介绍给大家:

一、思想引导法。中学生已经基本脱掉小学生的稚气,但又不像成年人那样思想成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上进心强;同时,由于思想发展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紧密联系孩子的思想,从意志品德、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引导式教育。坚持不懈地向孩子灌输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叫响“学生不学习不算尽责任,学习学不好,不算好学生”的口号。引导教育不可一味关在家中讲道理。要善于搞好“结合”“渗透”,把家庭引导结合渗透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去,针对孩子的学习任务、现实思想、生理健康等特点,见缝插针地进行引导,有的放矢做工作

二、目标鼓励法。学习中目标鼓励,就是根据“水涨船高”的道理,帮助孩子设计学习目标,来激发积极性,使孩子不断向更高的知识高峰攀登。大量事实证明,印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目标可以催人向上。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思想素质、文化基础、承受能力,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为孩子制定的目标,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既要有年度目标,又有月、周短期目标。在明确整体目标同时,还要分科目制定逐日完成的小目标,依次实现和突破,不断“添油”、鼓励,使孩子像上楼梯一样,一步高一步。为使孩子目标装在胸中.家长可制作成绩―览表,利用校讯通等,将孩子每次考试、测验成绩,直观地用曲线反映在坐标上,使孩子、家长一目了然。对完不成指标的科目,家长要及时进行补救。 三、形象感召法。教育实践证明:“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样子。”很多孩子品学兼优、诚实勤劳、文明礼貌,固然是学校、社会教育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因此.只要家长强化“为国教子”的意识.努力工作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出样子,就一定能够带出你所理想的孩子来。 四、谈心疏导法。熟话说“知子莫如父”。家长要针对孩子在不同时机、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问题,及时进行谈心疏导。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做到“三勤”,即勤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思想反映;勤观察孩子在学习中的精神状态;勤谈心及时疏导孩子的思想疙瘩。对因阶段性身体素质差,学习跟不上的,要多鼓励少指责,帮助其“赶队”;对因对学习科目不感兴趣产生厌烦情绪的,要勤敲打多引导,帮助增强兴趣;对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泄气的,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准症结,鼓励士气;对因在校和同学老师发生口角,影响学习劲头的,要耐心开导,热情帮助化解。另外,家长在与孩子谈心时,不但要告诉孩子“怎样做”,而且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从道理上说服孩子,在谈心的方式上也应该选择合适场合,这样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五、奖惩激励法。在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运用奖励、批评手段,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为辅。例如:孩子考试成绩突出,在学校奖励的基础上,家长可口头表扬,还可以向亲友通报,扩大赞扬范围,也可以优先购买学习用品、日用品,还可以带孩子旅行,逛公园、看电影等。对学习不认真,考试成绩较差时,要严厉批评,该处罚的一定处罚。使孩子始终都有一种学习压力,切实改变“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好一个样”的现象,创造好学上进的光荣风尚。

六、生活调节法。身强力壮,精神饱满是搞好学习的基础条件。家长要讲究科学方法,调节好孩子生活,让孩子在有限的条件下吃好玩好,创造有利发挥智力效益的环境。家长要利用节假日、工作学习间隙,多组织开展家庭活动,调节孩子生活。同时还要根据孩子生理承受能力,科学安排学习,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证孩子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新时期中学生新时期中学生家庭教育之浅见



家庭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笔者不是专家学者,而是一位普通教师和家长,


才疏学浅,无能力从深层次去剖析,在这里仅谈一点切身感受和初浅认识。

一、构建和谐家庭

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的是让广大民众能够安居乐业。那么,我在这里提出构建和谐家庭,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能乐活乐学。和谐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谐的氛围”比你一千句、一万句的说教要强得多。究竟如何构建和谐家庭呢?我认为应该是“爷儿父子、娘儿母子”一家子的共同努力。父母千万别把子女当作依附品,从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当然,严格的教育,适度的要求,还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老师非常不愿意听到:“我这个孩子管不了了,请老师帮忙管一下。”试问:“你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具有很高的权威,都管不了,老师还能管得了吗?”

二、理想不可少

我认为,“理想”(绝非空想)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城市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都一样。

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理想呢?

是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地引导孩子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还是逼迫孩子去实现父母的愿望,父母童年的梦想?

是实事求是地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还是硬逼着孩子去摘取永远无法摘到的果实呢?

这些都是原则问题,是值得我们每个做父母的去认真思考的。 “望子成龙”不能“逼子成龙”

“望子成龙”无可厚非,但“望子成人”更加重要。 “望子成龙”莫如“子望成龙”。也就是说,让孩子从小树立一个理想,确定一个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要成龙。

鲁迅先生说过: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要培养他们具有“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湮没的力量。”这种力量的背后就是理想。

三、让你的孩子大声说:我能行

“焦虑心理”并缺乏自信,这是很多青少年学生都有的心理毛病。而对这样的学生,父母的呵护、关心、鼓励,老师的启发、开导、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都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成长需要体验,而我们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代替不了孩子的体验,更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长。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有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一个宽松的、支持性的环境,让其自由翱翔、快乐成长。

四、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不仅仅是老师为人师表,家长应该是义不容辞的,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言谈举止是否高雅、文明,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大的。不客气的说有的学生的恶习多半是跟家长学来的。例如:说流话粗话、抽烟酗酒、粗野霸道等等。(我这里说的只是个别现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培养负责任的下一代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现代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千头万绪,把握住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东西,我想,应当把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感作为家长的主要责任。责任感是做人的基础,是成才的基础,更是能否成为梁启超先生所寄望的一代少年的重要标志。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将会一事无成,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所以,我们要教育下一代成为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风气负责,对我们生活的地球负责的人。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一定得是有责任感的人。可见,我们做家长的责任之大哟!

六、注重细节教育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必须从微观上去看待。家庭管理不能象管一个国家,一个厂矿企业那样,用法律、用规章,要充分人性化、人情化,讲情讲义,动人感人,交流沟通,换位思考,少说多做,做到“润物细无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Zl.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