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叙事之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结构实证研究》,欢迎阅读!
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结构
实证研究
育专业学生,以由其完成的80篇英语议论文为样本,并基于上述七大要素对样本进行分析。最后,研究者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并探索了该结果对于教学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议论文写作结构 图尔敏模式 海兰德模式 一、引言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英语议论文的写作极其重要,但又并非易事。英语议论文写作能力不仅是学术英语中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且在很多学生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也大有用处。能够完成一篇合格的英语议论文,是评估英语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接受四年本科教育后,学生应能写各类体裁的文章,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所以,英语议论文写作常出现于各类英语专业语言测试中,如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tem-4、tem-8)。李伶俐的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所选话题各式各样,但基本上都是议论文写作。此外,在雅思、托福或gre等国际英语语言测试中,对于议论文写作的考查也极为常见。然而,许多英语专业学生在面对
英语议论文写作时,依然感觉困难重重,且对自己的表现颇不满意。 汪福祥曾说,议论文写作“需要严谨的逻辑和完整的结构,否则就会造成作品的残缺“。关于中国大学生在英语议论文写作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外的学者提出的观点不多,如缺乏论据;逻辑性较差,写得像是散文;结构与风格选择不当等。尽管已有关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的英语议论文写作的研究,但专门关注英语议论文写作结构的实证研究还并不多见,而且对于一篇议论文的论述结构的评价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本文中,作者将首先介绍两种极具影响力的议论文写作模式,图尔敏模式与海兰德模式。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选取了一所一本院校的40名三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和一所二本院校的40名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所完成的80篇英语议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结果部分,研究者基于两种模式对所收集的80篇英语议论文进行分析。之后,研究者将本次的研究结果与之前的研究进行对比与整合,对本
次研究的教学意义进行进一步探索,最后提出本次研究的缺陷所在。
二、图尔敏模式与海兰德模式
图尔敏与海兰德分别提出了两种议论文写作模式。图尔敏(1958)认为,真正的、有效的论述应包含三个基本因素:论点(claim)、数据(data)、论据(warrant),和三个二级因素:支持语(backing)、修饰语(qualifier)、反驳(rebuttal)。据brockreide&ehninger,论点,又称结论(conclusion)、立场(position),指辩论者所支持的立场或论述;数据指用以支持论点的事实或依据;论据通过因果关系来连接论点和数据,并得到支持语的协助;修饰语包括“许多”、“经常”、“有时”等,用以限制论点、论据和支持语的强度。另外,反驳指反方的论述或一些论点无法成立的情况。brockreide&ehninger[8]绘制的图表清晰地展示出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图1:图尔敏议论文写作模式六因素关系图 therefore
海兰德认为,议论文写作包含三个阶段:论点(thesis)、论据(argument)、结论(conclusion),而且每个阶段都包含一些步骤。第一阶段包含四个步骤:吸引策略、背景信息、话题评价或表明立场、标志词。第二阶段包含四个步骤:标志词,如“首先……,其次……”;对话题的重申;理由和依据等分论点;用以支持分论点的支持语。最后的结论阶段包含的步骤有:标志词,如“总而言之”;巩固(consolidation)(对论据部分的重申),确认(affirmation)(对立场的重申)和结语。
qin & karabacak曾利用图尔敏模式分析了中国学生的英语议论文写作结构。他们选取的样本为133名中国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完成的133篇英语议论文。通过研究,他们发现,其中大部分议论文只包含图尔敏模式的两个基本要素:论点和数据,极少数议论文包含论据、反论述或反驳。与之不同,本文研究对象范围缩小为中国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并尝试结合图尔敏模式和海兰德模式来分析样本。
三、研究过程与结果
1.样本收集。该研究的参与者为a大学的40名学生和从b大学的40名学生,共80名学生。首先,研究者为其给出一个话题“do you or do you not believe that the package is everything?”,然后在研究者的监督下,令其在35分钟之内围绕该话题完成一篇150-200字的英语议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T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