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近五年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述评》,欢迎阅读!
近五年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述评
农村学前教育在整个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近些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广大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依据研究的角度不同,大致可以将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不足,师资力量匮乏
要想办好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资金和师资是其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对于农村学前教育来说,资金和师资更是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张朝、于宗富在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中提出,我国有限的学前教育财政拨款(1.3%)主要都给了城市、县镇地区的公办学前教育机构,而对于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却没有明确的资金拨款;而师资方面,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明显低于城镇地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数量不足,通常一个教师带几十个幼儿;二是质量不过关,大量农村学前教师的质量不达标,许多都没有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1] 李红婷和罗先华 [2] 、罗英智和李卓 [3] 、刘天娥 [4] 、杨亚和高勇 [5] 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了,资金不足、师资力量匮乏是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入学率低,恶性竞争严重
目前,许多落后的农村地区家长并没有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主要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落后思想的束缚。由于经济不发达,一方面农村地区办不起学前教育机构,从而使得学前教育机构偏少;另一方面农民没钱送孩子入学,同时重男轻女的思想仍影响着当下的农村,由此导致部分学龄前儿童流失,造成学前教育机构生源减少,儿童入学率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学前教育机构要生存就要想办法抢夺生源,由此引起办学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相反,学前教育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必然导致部分学前教育机构的倒闭,由此引发学龄前儿童没法及时入学、就近入学而最终导致流失、入学率低的恶性循环。
罗仁福、赵启然、何敏、刘承芳、张林秀的研究指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不足,并且教育服务收费偏高(每个农村幼儿一年的费用大概在1 000元,而农村人均年收入为2 600元左右),在9.5万4~6岁的学龄前儿童中,只有4.2万儿童接受过学前教育,为总人数的44%,大部分儿童都处于流失状态。[6] 庞丽娟的研究同样指出,我国农村幼儿的入园率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加大,全国城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的差距高达20%,在我国中西部22个省市、自治区的27 284个乡镇中,约有一半的乡镇没有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7] 因此大量的农村学龄前儿童流失而导致入园率低是可想而知。另外,刘晓红的研究指出,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为了生存,通过降低收费标准等方式来抢夺生源,因此造成学前教育机构资金不足、举步维艰的局面,于是又不得不通过降低幼儿伙食标准、紧缩
师资配备、降低教师工资、简化办园条件等方式来维持生存。[8] 部分学前教育机构由于生源不足或者是后期经费不足而出现倒闭等现象。
3.评价单一,办学小学化倾向
学前教育也叫做启蒙教育,是为儿童接受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做准备的。然而在当下农村学前教育中,普遍盛行着“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致使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宗旨出现了偏差,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部门,对幼儿的评价主要是看成绩好不好这单一的因素,学前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不再是开发幼儿的智力,不再是以游戏为主而是以学知识为主。据调查大部分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都开设小学课程,学龄前儿童在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包括小学的拼音、汉字、数学等,幼师的教学方式也与小学教师的方式类似。
张蓉指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幼儿家长以及教育部门评价幼儿和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是看幼儿的成绩好不好这种单一的方式。[9] 同时学前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只对幼儿进行认知教育,幼师按照小学的做法,运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授幼儿小学的知识,教学内容主要偏重于读、写、算。每周的课时在18节以上,有的达到24节,并且每节课长达45分钟。叶镇群 [10] ,胡妙和杨袖苏 [11] ,石丽娟、解成义和韩云芷 [12] 的研究同样表明,农村错误的价值引导直接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
4.管理薄弱,办学条件差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与教育部门的管理是分不开的。教育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起管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那些办学条件差且不达标的、办学违规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整顿;其二是对加大扶持力度,对办学资源欠缺的学前教育机构给予援助。但在农村,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基础教育,教育部门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学前教育问题往往被教育部门所忽视,出现管理边缘化的现象。许多办学条件差,没有达标的违规办学现象没有得到整顿,同时许多办学资源严重不足的、办学条件下滑的学前教育机构没有得到援助,使得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整体较差。
李红婷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教育行政部门未能设立专门的幼儿管理部门和幼教管理人员,也没有设立专职的幼教教研员,这使得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在管理上处于薄弱和边缘化状态,致使农村的办学条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化管理。[13] 尹春杰和李树阳 [14] 、文然然和王健 [15] 、吴继红 [16] 的研究同样表明,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导致管理薄弱、办学条件差的直接原因。
从上述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于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揭示已经比较详尽,但仍存在某些不足。首先,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中出现问题不能仅仅只找外部的原因,学前教育机构本身在运行管理过程中也是存在问题的,但近五年的研究涉及比较少,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其次,对于政府的管理职能的缺失没有得到更深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在各级政府职能的划分上。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fU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