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三下《 纸的发明》课堂笔记

2023-03-03 09:3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小学语文三下《 纸的发明》课堂笔记》,欢迎阅读!
课堂笔记,三下,发明,语文,小学
10 纸的发明

内容

正音:创chuàng zhì定 人伦lún

(右边“人”下面的一横不能丢) 记录(下面不是易错字 正形:应验

“水”

léi(累赘)lěi(积累)lèi(劳累)

多音字

xiān(鲜花)xiǎn(鲜有)

创造:想出新办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铸刻:在金属上刻、铸文字 携带:随身带着。

词语解释

篾席:竹篾编的席子。 传承:传授和继承。

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1.“刻”“铸刻”说明因为没有纸,人们记录事情十分费时费力。 2.“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通过与竹片、木片比较,突出轻便的特点,但因为价格昂贵,无法普及。 3.“剪碎或切断”“浸”“捣烂”“捞”“晒干”这些动词写出了蔡伦

重点句段

造纸的过程和方法。

理解

4.“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写这种造纸法能传承下来的原因。蔡伦融合了前人的经验,又敢于探索创新,真了不起!

纸的发明

总:伟大贡献

分:发明、改进过程(甲骨、竹简:笨重 帛、丝:昂贵

课文结构

麻纸:粗糙 蔡伦纸:轻便、便宜 总:促进发展

誉满天下

课文叙述了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用文字记录事情的不便,以及纸的发明、造纸术改进的过程,说明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

中心思想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语言十分严谨。课文的语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

写作特色

点。

有关创新的名言警句

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李可染

拓展积累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不经过迷惑,你总不会聪明;要成长,你总要独创才行。 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英国)莎士比亚



项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um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