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物统计学在生物工程专业领域的应用》,欢迎阅读!
生物统计学在生物工程专业领域的应用
摘要: 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素有方法论的美称。利用生物统计方法,能够解释大千世界各种生物学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掌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这些原理与方法,解决在专业科学试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具体的设计与分析方法,获得计算机统计软件的操作技能,学会统计思维,提高对自然与社会中具有不确定性之事物的认识能力。生物统计学在生物工程领域有很大的作用,遗传学,免疫学,海洋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等各研究中都离不开生物统计方法来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在不完整的信息中获取科学可靠的结论从而进一步进行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取样,分析,资料整理与推,所以说,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生物统计 生物工程 应用 分析 数据处理
此综述主要目的是说明生物统计在生物工程领域的重要作用。生物统计学是一门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现象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异规律的学科。利用生物统计学能够对客观事物得出本质的和规律性的认识,使人们对所研究的资料作出正确的结论。生物统计学的发展及应用前景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深化,统计方法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深入到生物的各个领域并得到广泛应用。生物统计在细胞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真菌学,病毒学等等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工程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在植物学方面 研究植物的水淹耐受性,降水量及土壤施氮对树木幼苗生长的影响等等各个方面都利用到生物统计的方法,例如,在刘文志,刘贵华等人的《丹江口库区滩涂与入库支流植被与土壤种子库:水传播潜力探讨》中充分利用生物统计方法将种子库中幼苗的密度换算成每平方米的幼菌数,用非参数检验中的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支流与入库滩涂幼苗密度的差异显著性,剔除植被调查中频度小于5%的物种,以物种相对丰富度为指标对种子库及地表植被进行比较。地表植被用相对盖度,种子库用相对密度进行计算然后将64个植被调查样方和27个0—5cm种子库样方资料综合在一起,地表植被盖度和种子库幼苗密度分别换算成单位样方内的相对盖度与相对密度,经lg(x+1)转换减小数据间极差,剔除频度小于5%的物种,得到一个91样方×19物种的数据矩阵,利用生物统计中的方法对数据样方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所以说生物统计是生物统计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只有利用生物统计,才能对实验所得的单纯的数字进行处理,从中得出实质性的规律结论。 (2)在遗传学方面 研究人类及动物的遗传病,家族种系某种病的遗传形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都用到了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归类统计。例如在史磊,姚宇峰等对壮族和裕固族群体HLAI类区域Alu插入多态性及其与HLA-A位点的相关性的研究中直接计数两群体的基因型频率,然后计算两群体等位基因的频率。群体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的比较用生物统计中SPSS16.0软件进行x^2检验等一系列计算,最后得出相关性。说明遗传学的研究离不开生物统计,生物统计对遗传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很重要。 (3)在真菌学方面 生物统计学中的很多方法在对真菌的研究中也有很大的应用,在伊去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治疗孢子丝菌病疗效及其对病原真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中,王爱平,高那,刘伟等研究人员利用生物统计方法得到研究结果,他们利用SPSS14.0统计软件,计算伊曲康唑和特比蒂芬在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时MIC的几何均数值和FIC值,单独和联合用药组间数据采用秩和检验和Fisher's exact test.P小于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人
员还可以利用生物统计中的方法计算研究对象的存活率凋亡率。真菌学方面的实验研究也离不开生物统计中的方法作为研究工具。
(4) 其他方面 生物统计在病毒学如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的研究,海洋生物学如海洋生物生存种类,特点,及海洋生物的研究等生物工程各方面各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望:如今,生物统计学顺利快速健康的发展,在各个领域行业战线上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未来的日子,生物统计学会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研究层次会不断提高,研究的问题会不断深化,统计方法的应用水平会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深入生物研究深入农业各个领域并广泛应用,在微观选择乃至宏观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反映了生物统计学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开阔前景,生物统计学在生物工程的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生物研究不不可缺少的一门基础,生物统计会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深入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来推动生物行业的研究和进展。
参考文献:
(1)管淑红,郑金旭,许清,汤艳,刘继柱,吕晓婷. NapsinA基因对A549细胞在上皮-间质转化中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Vol33,No2,2011.
(2)申建红,曾波,类淑桐,苏晓磊,黄文军.三峡水库消落区4种一年生植物种子的水淹耐受性及水淹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Vol35 No3 2011 (3)刘文治,刘贵华.丹江口库区滩涂与入库支流植被与土壤种子库:水传播潜力探讨 植物生态学报.Vol35 No3 2011
(4) 吴茜,丁佳,闫慧,张守仁,方腾,马克平 模拟降水变化与土壤施氮对浙江古田山5个树种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Vol35 No3 2011
(5)刘伟,王继明,王智平 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动能型对土壤甲烷吸收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Vol35 No3 2011
(6)黎磊,周道玮 红葱种群地上和地下构件的密度制约调节 植物生态学报.Vol35 No3 2011
(7)孙万龙,孙志高,林光辉,牟晓洁,王玲玲 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生境下翅碱硼硫元素的季节变化 植物生态学报.Vol35 No3 2011
(8)祝成亮,李艳,詹传华,郝世勇,张平安,李从容,刘芳 乙型肝炎病毒对载脂蛋白B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Vol31 No.1 2011
(9)朱元杰,顾菊林,陈江汉,赵瑾,仇芸,温海.新生隐球菌对角质形成细胞活力的作用研究 中国真菌学杂志 Vol 6 No.1 2011
(10)王韵,曹祥山,吴强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与骨髓衰竭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Vol31 No.1 2011
(11)郑煜煌,刘猛,周华英,何艳,周国强 艾滋病HAART治疗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免疫机制初步研究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Vol31 No.1 2011
(12)蓝佳明,高志云,李嘉,金玉怀,温婵,李伟 柯萨奇病毒B3vp1蛋白,rAd/vp1和pcDNA3/VP1的免疫效果比较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Vol31 No.1 2011 (13)王爱平,高那,刘伟,陈伟,涂平,李若瑜 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治疗孢子丝菌病疗效及其对病原真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中国真菌学杂志 Vol 6 No.1 2011
(14) 薛俊增,刘艳,王金辉,邢小丽,许乐平,冯道伦,吴惠仙 洋山深水港入境船舶压载水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分析 海洋学报vol.33 No.1 2011
(15)曲朦,施晓峰,张之文,丁中熊 赤点石斑鱼HSP60基因克隆及弧菌应激前后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n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