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2022-08-28 15:3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欢迎阅读!
英语,素养,学科,内涵,核心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很多英语教学专家在谈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时有各自的见地。中国教育学会外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在第19期羊城教育大讲堂“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与培养途径”专题讲座中提到,英语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龚亚夫还认为,中小学英语教育应改变单纯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目标,设计多元的目标,社会文化目标”“思维认知目标”“语言交流目标”,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认知、个人素质培养等结合起来,体现英语教育促进人的品格与思维发展方面的价值。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蔷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互为影响,互相支撑,共同作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保驾护航”,同时这三个方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形成和提高,最终对英语学科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一)三个方面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话题、功能等,它是语言能力的基石,没有语言知识的铺垫,就无法实现语言技能的培养。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它是语言能力的载体,是形成语言理解(听、读、译)和语言表达(说、写、译)的途径。语言各技能相互依托、共同促进。语言理解是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一种内化,而语言表达则是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理解基础上的最终输出。 2.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主要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上的差异,是衡量一个人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英语思维模式在语法、语义、语篇、语用等方面与汉语言思维模式有差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模式之间的异同、联系、转换、互补会给学习者以跨地域、跨文化的思维想象空间,帮学习者拓宽视野,为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3.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上的突破。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任何语言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在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培养世界意识,最终具备面向世界的国际视野。

(二)两个关键 1.学习能力

一般来说,学习能力就是有效运用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能力。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


习潜能;同时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中,学习能力是其他素养的“催化剂” 2.情感态度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中,情感态度是其他素养的“润滑剂”。人的发展是自我发展,它不是靠教育直接发生,特别是在语言学习中,学生的成长发展靠的是来自于与情感态度紧密相连的动机。只有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才有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态度”达到和谐共鸣,才能创造出课堂活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F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