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世纪中国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探讨

2023-02-11 07:4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20世纪中国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探讨》,欢迎阅读!
儒学,中国,反思,探讨,回顾
关于20世纪中国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探讨

作者:陈燕

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7





(福州市博物馆,福建 福州 350011

【摘 要】中国儒学在20世纪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也为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提升,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儒学价值观念的倡导下,现代人逐渐领悟并把握了儒学精神中特有的责任感与义务感,包括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价值观念体系,实现了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期,我们要在回顾儒学在20世纪的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促进中国儒学在21世纪不断发展,实现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

【关键词】20世纪;中国儒学;发展历程回顾;反思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儒学在经历了20世纪的发展历程之后,由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中国儒学在20世纪的发展遭际是值得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研究和发展儒学的出发点。为此,笔者着重探讨了中国儒学在20世纪发展的历程,并对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做出了详尽的阐释,以史为鉴,希望儒学能够在新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能够不断发展与创新,实现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更好地发挥儒学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引导和价值引领作用,实现儒学的发展和复兴。

20世纪中国儒学发展的回顾

20世纪的中华民族的命运遭受了重大的挫折,但也有在挫折之后的重新奋起,走向了发展和复兴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儒学的命运也如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对于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而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自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以来,儒家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观念就对历代的中国封建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孔子也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成为中国传统文人膜拜和尊崇的典范。在儒家学说之中,十分强调伦理观念体系的构建与确立,要以“仁”和“礼”等基本观念的引导下,构建封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系统。另外,儒家思想的另一基本范畴就是“天命观”,让人们在服从“天命观”的基础上,构建出封建社会等级分明的君臣、父子等伦理秩序。

在中国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儒学主要通过构建伦理道德体系来维持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在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非常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很多观念和精神也深深扎根在中华儿女的心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儒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中,提出了“五伦”的伦理道德秩序与思想,这充分满足了封建社会维持统治秩序的需要,也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精神根基,是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要求的;二是,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之后,中国儒学就与封建政权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并一直伴随着中国封建历史的进程。在儒学的社会功用上,儒学思想不仅以仁、礼、义等传统的价值观念来发挥思想道德的规范与约束作用,某种程度上还能够起到宗教法律的功能,成为法律制定的基本精神和祭祀等宗教性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例如,儒学中所提倡的“祭天、祭祖和祭孔”,都发挥了一种宗教意识形态的作用,具有宗教的特征内涵。因此,人们也将儒学称为“儒教”;


三是,在南宋之后,中国儒学的思想观念形态被初步强化,通过科举、启蒙读物等渠道,将儒

学的思想向士人和各个社会阶层的群体传输,从整体上塑造了儒学发展的独特品格与典范形态。

综上所述,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根基,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与文化理念,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在20世纪的儒学发展历程中,儒学的兴衰荣辱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相关的,中华民族的境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儒学的遭遇中得到反映,二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由此,当中华民族遭遇列强侵袭的时候,在中华民族国势衰微的时候,在西方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之后,中国儒学也面临的发展的低谷期,被认为是一种精神控制和奴役的方法,被当做中国衰败的精神根源,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但是,在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世纪,当所有的雾霾和尘埃散去,中华民族又走向了发展和复兴的路途,儒学也获得了重构与发展。在新时期,儒学已不在以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出现,但是儒学中的精神品格和思想特质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人们对儒学思想不断继承与创新,重新对这种思想意识形态进行定位。在20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儒学对中华民族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它依然是值得珍视和传承的,它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和复兴的精神动力。新世纪,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历史悠久文化观念意识形态,汲取中华传统儒学中的精华,构建我们独立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体系,不断学习和发展儒学,积极发挥儒学在新世纪的思想价值。

2 20世纪中国儒学发展的反思

在经过20世纪曲折的发展历程之后,中国儒学的发展需要解决好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生活方式相互融合的问题,如何才能让一个古老的价值观念体系更好地在当代发挥作用,推动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将是儒学在新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在发展中国儒学的过程中,充分融合并适应新时期的时代哲学文化观念,将二者相互融合,并能够找准相互融合与促进的切入点;二是要充分参考和吸纳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充分引进西方的文化与观念,将停滞、缺乏创新性的中国儒学重新启动,实现中国儒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在转变和吸纳的过程中,必将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例如冯友兰和牟宗三两位儒学大师在新儒学体系的构建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也是儒学在新时期发展遇到的重要问题。在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将西方的思想观念盲目移植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但我们可以充分参考和借鉴西方文化中的理念和方法,在中西结合的过程中构建儒学发展的新理论结构,充实儒学的精神内涵,完成中国儒学在新世纪的创新与转化,在20世纪这一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成长与发展。

3 结语

在儒学发展的新时期,儒学的发展必须获得新的理论成长空间,在充分借鉴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实现不断创新和发展,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唯有如此,儒学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生机,才能够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价值观念引导作用,促进中华民族精神观念的提升使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来.20世纪儒学的学术研究及其意义[J].文史哲,201101).

[2]刘新生.百年儒学研究的撷英集粹:评《20世纪儒学研究大系》[J].云梦学刊,200411).

[3]傅永聚,韩钟文.20世纪中国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孔子研究200301).

[责任编辑:薛俊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Fc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