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_通用版》,欢迎阅读!
浅谈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交际能力的含义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Hymes提出的。他认为 ,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 ,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 ,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到达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而语言学家Littlewood那么将交际能力概括成4点:掌握语言知识 ,并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不仅掌握语言知识 ,还了解这些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 ,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应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语境并能从听者的反响中判断出所用语言是否恰当;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 ,能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从以上4点可以看出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达意〔能够用目的语将所指的意义表达清楚〕及得体〔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英语口语教学应该围绕交际能力包含的几方面的内容 ,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许多学生对待英语口语交际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恐说〞心理、受英语语言环境的限制和英语根底差等。针对以上三方面问题 ,根据小学英语课改目标 ,我想谈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把英语课堂变成学生喜欢“口语交际〞的场所。 英语课堂上的“口语交际〞 ,当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乱谈 ,而是在老师精心安排下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创造美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去交流 ,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正确运用英语。英语课堂与其他科目课堂不一样 ,它本身就是一个语言交际场合。所以 ,老师应该尽量提供客观、真实的语言环境 ,以促进英语学习。让学生在学英语中用英语 ,做到学以致用。
2、创设课堂外英语学习气氛 ,提供说话情景。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 ,缺乏的就是口语交流和运用的环境 ,有些学生书本知识背得很熟 ,但真的遇到外宾或其他实际运用情景 ,却成了“哑巴〞 ,虽然在课堂上老师根据所学的内容创设一定情景 ,让学生会话交流 ,但小学每周仅三节英语课 ,时间毕竟有限。因此 ,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课外仿真的口语交际与应用环境--“英语角〞。
3、开发学生表演的舞台 ,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上一个新台阶。
经过英语课堂学习训练 ,到课后形式多样的活动 ,应该到让学生表达学习英语的成就感的时候。怎样为学生设立表演的舞台呢?老师可以安排在家长开放日、元旦、“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的大型活动时 ,推选一些好的节目 ,例如:英语会话 ,英文歌 ,英语演讲等。让学生有时机展现自己的才华 ,表达学习英语成功的喜悦。
随着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已为人们越来越重视 ,成为全民学习的热点之一。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根底阶段 ,其学习重点在于口语。因此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信心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帮助学生消除“说〞时的障碍。在学习伊始 ,许多孩子虽然对英语很感兴趣 ,确认为英语是由一些奇怪的音符组成的 ,说出来会惹人发笑 ,只要自己知道就好 ,何必说出来呢?而且说出来还要担忧自己说得是否够好 ,是否会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因此 ,教师要设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其认为自己是可以大声说出来的 ,因为他能行。 。在教学中 ,教师在教语言的同时 ,还应告知学生英语国家风俗习惯 ,文化观念 ,尽量防止由于母语文化的干扰而形成中式英语。老师应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 ,少一些批评和指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日常生活中 ,学生已在无意中接触了一些比拟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 ,诸如“Hi.〞 ,“Hello.〞 ,“Good morning.〞等。如以此为开端 ,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就能很快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反响。抓紧这一有利时机给予肯定和表扬 ,让其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 ,告诉他们“Well begin is half done.〞。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就能逐渐消除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 ,能自信的大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2. 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此有兴趣 ,才可能有所开展和提高。
其一可以通过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积极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促进情感的交流。古语有云:“亲其师 ,信其道。〞我们应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利用学生的向师性 ,借以到达口语教学的最正确气氛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愿意说 ,渴望说。
其二 ,可以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激发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渴望感 ,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合理组织安排游戏、情景对话、课文表演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玩玩中 ,潜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口语交流 ,训练出语感 ,为以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打下良好的根底。 3. 环境创设
a)创设校园英语环境 ,营造良好交际气氛
儿童学习语言是在丰富的语言信息环境中 ,将语法规那么内化并熟练运用的过程。根据这一特点 ,在校园内有意地营造英语交际环境 ,比方在校园某一处设立英语角 ,让学生有地方说;或在教室墙壁上开辟英语专栏 ,在教室书架上储藏一些内容简单、趣味性较强的英语图画书 ,让学生有东西可读;还可将日常用品贴上英语标签 ,在校园内设置英汉双语牌 ,如“禁止吸烟--NO SMOKING〞等 ,让学生接触单词的不断复现 ,无意中掌握这些单词。
1 / 2
与此同时 ,在交往中 ,教师以身作那么 ,用英语致问候语 ,让学生受其感染而大胆展现“脱口秀〞:“Good morning,Miss/Mr….〞。 b)创设英语情境 ,加强口语训练
首先 ,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地坚持说简明的课堂用语 ,辅助与教师的体态语帮助理解 ,少用或不用汉语 ,使学生耳濡目染 ,尽可能多的接触英语 ,运用英语进行师生交流。
其次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训练正确理解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 ,编一些儿歌、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文等 ,并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其进行评价 ,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进来 ,大胆进行交流
再次 ,以口语为主 ,布置一些灵活性的作业 ,让学生在课后多做一些视听训练 ,训练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4.习惯培养 M·韦斯特说过:“外语是学出来的 ,不是教会的。〞我们应鼓励学生坚持每天说英语 ,运用所学英语与其他同学进行一些交流 ,开始时可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 ,而后逐渐转化为纯英文版的 ,比方说:“这是我的苹果。〞。开始时可以先说“这是我的apple.〞。当他会说“my〞时再说成“这是my apple.〞 ,以至最后的“This is my apple.〞。经常做这样的练习 ,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习惯用英语来交流了。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勇于说英语 ,但应是主动说 ,而不是被动的答复 ,养成想用、敢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良好习惯。
长此以往 ,不断的注意训练 ,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了。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gt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