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如何更好做到家园互动.》,欢迎阅读!
谈如何更好做到家园互动
【内容摘要】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这要求我们幼儿教师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要有技巧的交往,同时,要让家长也积极配合幼儿园,投身于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
【关键字】语言艺术沟通互动
一直认为,幼儿教育是教育行业中最轻松,也是难度最低的一个部分。直到我真正进入到这个领域,才发现,这个想法是多么的肤浅。也直到我真正进入到这个角色当中,经过学习,我才了解到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在幼儿园门口接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不少家长说:“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回家后就另一样了。”这种现象表明,家园在教育上存在着不一致,孩子若在家和幼儿园表现不一致,就不能算成功。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经常围绕孩子的问题而联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情况,也让教师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从而更有效的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幼儿园又如何和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就成了我们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如何更好的做到家园互动?正如一位哲人说过的那样“掌握了沟通,就掌握了世界”。那么这里首先的要求就是要教师与家长有良好
的沟通,这也就要求教师要讲究与家长交流的语言艺术。和家长谈话要遵循两个原则:
1、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2、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首先表达自己很喜欢他们的孩子;然后委婉地谈及自己对孩子的意见、看法;再
诚恳地对家长提出1-2点建议。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然后,教师应耐心辅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教师是有一定育儿知识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最后,教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如今,幼儿园里老师年轻化,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也就不能理解幼儿受到伤痛的时候家长的心里又是多么的紧张,有些老师对受伤的幼儿表现出一种无所谓,让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表示怀疑,这样,家园工作就更加难以进行。
除此之外,还可采取便条、短信的形式。便条是幼儿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一般是对临时发生的情况和问题,需及时与家长联系而
不与家长见面时,可让孩子和接送的人转递给家长。有些家长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通过便条带给教师。
有些家长十分忙碌,这时候可采取电话这一手段。作为一名教师,经常利用电话进行交流,可以促进与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家长可以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因而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感到很放心;同时也使家长对教师的工作多了一份理解、体谅、关心。对幼儿而言,当他在家中也能经常接到老师来的电话,他会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
家园互动,不仅要求教师主动去联系家长,如果家长主动参与进来,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应开辟多渠道,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互动。
1、创建家园桥
好的标题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能够吸引住家长的脚步,停留下来细细观赏。如:爸爸妈妈看过来、家园集结号、手牵手心连心、家园畅想曲等等,除了大标题有新意
之外在每个版块中还有非常多的小标题,这些小标题根据版块内容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名字。如:家长有约、故事明星、生活情报站等等,这些标题既新颖又有创意,让家长们不得不停留下来仔细观看。
2、家园共育袋
我们可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家园袋。每周,我们都将幼儿所学的内容及作品全部放入袋中,还可随时将幼儿在园情况,教学内容及需家长帮助等写好,放入袋中。由于袋里装着孩子们小小的成果,家长
们会很乐意每个周末将袋子带回家,周一再带入幼儿园。另外,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有何意见、要求都可写下来装入袋中,以助于老师工作的提高。家园共育袋使忙碌的家长能更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无声的交流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3、个别化的家园沟通
如今,许多幼儿园上了宽带网,并且实现了班班通,这样就更加拓宽了沟通渠道,网上交谈也是很方便的。个别化的沟通要着重于针对每个幼儿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家长在教育上的问题而进行,以促进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为目的。
4、家园联系手册
现在的幼儿家长,多是上班族,经常请他们到园里了解幼儿的情况不太可能,于是,我们就将孩子的近况以家园联系册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同时,通过家长反馈幼儿在家中的行为表现,使我们更有利地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新时代孩子的教育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家园共同合作的过程,我们教师所做的不仅仅是教育孩子,还要包括很多很多。为了家园能更好地沟通、交流、合作、发展,我愿意在原来的基础上向更完善、更具创新的目标继续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L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