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扮演》,欢迎阅读!
幼儿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扮演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角色定位,指导我在实践工作中不断调整、协调与幼儿的关系。我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条件,以师生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差异基础上积极充分的、有个性的发展,并使幼儿获得快乐、增强信心。在实践工作中,我不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一、活动中我是观察者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教师只有细心观察幼儿活动时的各种行为表现,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在需要。观察并关注每一个幼儿在发展中的需要和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观察前,我们要努力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提前给幼儿“贴标签”。观察之余,教师还要作必要的记录,以便于后续的反思并更好地制定今后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携带纸笔随时记录自己的思考,用简单的文字或符号表示。并在事后及时罄理。所谓观察,既要我们用眼睛去看,又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并敏锐地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判断出孩子是否需要指导以及需要怎样的指导。
观察者的身份让我换了角度走近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观察记录的撰写与反思,更使我的职业敏锐性和判断力得到加强。蹲下身来感悟童心,才发现孩子的行为比我主观估计的要复杂得多,孩子的心理比我主观想象的难以琢磨得多。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孩子有一百个世界!我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复杂性与创造性,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认识到不要轻易地给孩子下结论,要尊重发展各异的孩子的行为与表现,多观察、多记录、多赞赏、多肯定,让孩子在自身的感知和体验中快乐成长。
二、活动中我是支持者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是孩子学习的第三位老师,因此我努力为孩子创设和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材料,积极鼓励孩子操作、探索和与人交往,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态度与愿望。
1.环境支持。瑞吉欧将环境视为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和学习的“容器”,它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动态的。于此,我积极创设“活”的环境:首先,我总在活动室留两面墙,一面墙是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空间,如展示他们的作品,展示他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这自由的空间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另一面墙,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墙面的布置,促进亲子间的交流,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和他人的孩子。我还创设“动”的环境:这个“动”缩短到“天
天有变动”,围绕主题教学,教师、家长、孩子共同收集资料丰富环境,共同创造作品更新环境,真正使环境成为大家成长的沃土。
2.活动支持。作为“幼儿活动过程的支持者”,我总是积极创设多样的“问题情境”,激发孩子思考和探究,调动孩子积极参与和不断学习的兴趣;支持孩子的自主活动,充分体验和主动探索。
3.情感支持。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起积极的情感支持性环境和进行充分的情感沟通。孩子是纯真的、感性的,对教师的依赖与崇拜使他们几乎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因此,教师需要淡化的是冷漠无情的、高高在上的教育,而应着力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情感教育。
三、活动中我是合作者
教师和幼儿之间,在人格和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去,让幼儿、教师和整个活动成为一个整体。教师要与孩子合作,做孩子支架,为孩子助跑。
1.与孩子合作。要成为孩子的促进者,首先教师要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成为“平等者中的首席”,“从容应对孩子抛过来的球”。作为“合作者”,教师应该和孩子在彼此感兴趣的问题上聚焦,与孩子们进行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智慧的碰撞。
2.做孩子支架。要了解孩子已有的发展水平,据此提出适当的发展目标,这个“适当”体现的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念。教师要帮助孩子明确他可能并应该达到的水平,使教学活动适当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通过对孩子的观察找到通向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关键点,为孩子搭建合理的支架。
3.为孩子助跑。教师要做孩子个性化、个别化发展的促进者。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幼儿教师来说,都已不再陌生,多元智能的阐述更是从人的不同智能的角度揭示了个体间的显著差异,教师要努力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与潜在能力,因人而异地采用适宜的教育手段,时时留意孩子的行为,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种帮助不同于简单的指导与示范,而是在了解孩子潜能的前提下,略微超前,积极引导,有效地促进孩子潜能的发展。
(本栏责任编辑 张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3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