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理性应对音乐能力差异 因材施教促高效》,欢迎阅读!

理性应对音乐能力差异 因材施教促高效
所谓音乐能力是指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才能。音乐能力是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特征。在普通音乐教学中,学生的音乐能力主要是指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音乐的表现能力、音乐的创造能力。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是对每位学生音乐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教育。如果不重视学生的能力差异,用一种标准去要求学生的话,肯定是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音乐教育规律的。 一、认识差异,平等对待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他们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千差万别,同样,他们的音乐能力也有高有低。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音乐能力的差异,在思想、意识、行动上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不要对少数音乐能力强的学生过分宠爱,而对那些音乐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就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保持亲切、热情的教学态度,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充满情感,让每位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在关注自己。这样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心理上获得放松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情感迁移的效应,由喜爱音乐教师而喜爱音乐,对他们音乐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起到一种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二、分析差异,充分了解
关爱学生就需要了解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对策。教师绝不是工匠,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方案进行程式化的教学操作,让学生成为规格统一的产品。如果这样的话就会抹杀学生的个性,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于音乐能力差异要有所研究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主要有五种:①能力水平的差异;②音乐能力类型的差异;③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④特殊能力的差异;⑤智力的性别差异。音乐能力水平差异也就是学习和完成一项音乐活动时学生水平的高低差异,一般是能力水平和音乐能力类型两种差异表现较为明显。 三、根据差异,因材施教
1、多层次的教学。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在200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所谓因材施教也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其中学生音乐能力的差异就是音乐教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让各种能力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使音乐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一般来说一个班的学生音乐能力水平大致可以分为音乐能力低、中、高三类,教师可以选择难易适中的教学内容。音乐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占大多数,对于这类学生来说,他们大多能达到音乐教学基本要求,可以要求这类学生向稍高的层次发展。对音乐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主要是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在音乐体验中的兴趣,使其能够产生一种愉悦感。他们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及时的表扬,让其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音乐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发挥音乐骨干和带头模范的作用,通过课外的一些辅导和活动鼓励他们向专业音乐方向发展。可以培养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多渠道地、创新性地感知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
2、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音乐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音乐能力层次和不同音乐爱好学生的需求,形成开放的音乐学习环境。传统的音乐教育一直延续着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音乐能力的差异,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所以我认为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不但要使各种音乐能力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更重要
的是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般青少年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够在一堂音乐课中完全集中。如果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的话,就会使教学显得生硬、呆板,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从而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多样的教学手段能更好地让全体学生参与到音乐审美活动中。要运用提问、发现、探究、讨论等多种手段鼓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在这种自发、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每个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3、多元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判断、鉴别和总结。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改进教学策略。合理、适当的音乐教学评价能够让学生增强学习音乐的信心,激发学习欲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鉴赏、表现、创造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首先,不要用单一、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要求他们的音乐能力都达到同一种标准,不要仅仅局限在学习效果上,可以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发挥创新、情感表现等多方面考虑。只要学生认真投入学习,用心感受、体验和参与音乐活动,就应该获得积极、肯定的评价。其次,评价的形式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评价、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
教师的评价有利于与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可以使学生及时表达学习中的感受与体会,教师据此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同学之间的交流评价更为自由、轻松,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找出差距,相互借鉴、互补学习;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是最清楚的,如果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找准优势以及不足,对音乐能力的提高是大有帮助的。音乐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以开发,必须考虑学生的差异。而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差异分析、研究以及依此采取教学对策是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Q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