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归去来兮辞说课稿》,欢迎阅读!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抚顺市清原高中 金研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叫金研,来自清原高中,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说课内容由五部分组成。1.说教材,2.教学目标,3.重点和难点,4.重难点的突破,5.教学设计。下面我就自己对这篇文章的处理想法进行简要的说明。 一、说教材。
《归去来兮辞》被选入人教版必修五的第二单元,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描写的是诗人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我很喜欢讲古代诗歌和抒情散文,因为作品含蓄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每每读起来都是意犹未尽。我愿意带领学生诵读课文,品味语句,把文章改写成现代诗歌,去补充作者未道出的情感空间。
根据《高考考试说明》中“应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散文”的要求,以及本单元教学目标“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真情真性和品味课文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上”的要求,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作者,掌握“辞赋”文体特点。
2.指导学生掌握本文中的文言知识。
3.培养学生品味重要句子的含义,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以及我们清原高中提出的“思—疑—释—练”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提高”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成为全员参与的课堂,人人有准备的课堂。
2.学案引路法:课前下发学案,明确学习内容,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3.探究讨论法:提出问题,学习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4.诵读巩固法:指导学生快速背诵文章,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 5.多媒体展示法:增强直观性,增大课堂容量;既一目了然,又能引起兴趣,还能节
省时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确立以下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与黑暗官场彻底决裂的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培养学生辩证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三、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与本文的特点,将重难点确立为学习重要文言知识,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四、重难点突破:
文言知识的突破:主要借助学案来解决。学案中突出生字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第一课时集中攻克文言知识。
情感把握的突破;
①通过解读序言体会作者情感。通过对序言的解读,学生可以了解陶渊明做官、辞官、写作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辞官归家的喜悦心情。
②通过反复诵读,揣摩文中重要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在诵读中把握长短不一的句式,感悟文中“归去来兮”“已矣乎”等词语所蕴含的丰富感情。
③通过比较已学的文章深化理解作者情感。链接《饮酒》《归园田居》等文章的语句,比较中深化理解作者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通过检查学案的完成情况,重点解决文言知识的掌握,扫清学习的障碍。 通过小组交流,翻译课文,为理解作者情感打好基础。
第二课时:重点理解作者情感,再进行研究性学习。
第一课时
1.导语:(2分钟)
古人有云:“读书优则仕。”于是,有多少读书人“三更灯火五更鸡”,汲汲于求官之路,不停地寻梦;又有多少人奔走于京城的似海侯门,希望能得到达官贵人的引荐从此平步青云。可是,有这么一个人,明明身在官场,却郁郁寡欢,眉头紧锁,终于有一天毅然辞官,奔向那梦寐已久的快乐田园。从此与松菊为伴,与素琴为友,举起酒杯讴歌自己清贫但又快乐的生活。他就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那“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凛然劲骨至今还伴着淡淡的菊花酒香深入人们迷茫的心灵,清醒着人们的方向。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他的名篇《归去来兮辞》,一同走进他那恬淡快乐的田园生活。
设计意图:以追逐功名的常人衬托陶渊明的高洁品质,让学生带着对作者的崇敬之情,学习课文。 2,作者简介,文体介绍。(5分钟)
课前教师下发了学案,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这一部分属于知识积累部分,也体现了学生“思”的过程。在课堂这一环节上,要求学生展现出学案的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讨论补充,完善对知识的积累与掌握,用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积累作家作品的习惯,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文言知识归纳整理。(15分钟)
学生指出在完成学案的时候所遇到的问题,体现出“疑”的过程,教师不急于解释,把问题抛给学生互相探讨,归纳整理,体现出“释”的过程,最后教师明确,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4,翻译课文。(20分钟)
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提出疑问,重点解决学生所提的问题,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来翻译课文。教师重点明确在翻译时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重点掌握的句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的良好习惯。 5.教师小结,下发习题。(3分钟)
设计意图:总结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给予鼓励,提出希望,让学生重视学案。通过习题的当堂检测,体现出“练”的过程,反馈学生的接受情况。
第二课时:
问题探究:
①过去的旧教材中只有正文,但必修五的编者却又把序言选入了教材,你认为有必要吗?从序言中可以得知什么样的信息?
②请同学们找出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或词语,并归类。除了直接描写心情的句子外,还有没有能流露心情的内容。
③有人认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悲观消极思想,结合全文你的看法是? 研究性学习:
①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的辞官做法?
②在写作时,我们可以把陶渊明用到哪些话题上?(执着,追求,面对诱惑,选择,变通)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以“归途”为题写一首现代诗歌。教师示范背诵。 (附板书)
辞官归家 自责悔恨
归去来兮辞 田园生活 闲适恬淡
人生态度 乐天安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Fp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