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听课引发的随感》,欢迎阅读!
谈听课引发的随感
河南省驻马店汝南县三桥镇中心小学 463000
今天我听了一节《千人糕》的课。它是写父与子吃千人糕的时候引发对话,从而让孩子明白每一件制成品得来都不是容易的,要勤俭节约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课本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例子,老师也可以尝试着去写一些关于自己身边的故事,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又能言传身教,增强自身的说服力。
于是我试写了《一块手表》,内容如下: 一块手表
早晨小儿子拿着一块银色的手表,匆匆地让我看了一眼就拿着跑了。本想说“去还给你爷爷”,可是他走了,我也把这事儿忘了。
我做好饭喊小儿子吃饭时,他爷爷就质问小儿子说:“青青你把手表拿哪去了?”我儿子带着一脸无辜的样子说:“我不知道。”双手还摊着。他爷爷立即生气地拽着他说:“你去给我找。”他爷爷拎着他犹如老虎拎着一个小猴一样去了他爷爷的卧室。
他爷爷刚松手,他就急忙躲在了奶奶的身后。他奶奶说:“你不能怪孩子,孩子小,什么也不懂,你发现的时候为什么不及时给他收了?”他爷爷犹如孩子一样说:“以前他玩都能找到,为什么这次就找不到,他给我负责。”他奶继续跟他爷说:“孩子小,孩子的错误都是大人的错误,你自己负责吧。”
此时他立马跑到了我的身边,我知道了事情的一切,又问他:“你知道把手表放哪了吗?”他说:“我不知道,忘了。”他去玩别的事情,他奶奶开始在卧室找手表,他爷爷开始在客厅找手表,我也开始在我卧室找手表。可以说想到的地方都找了,就是没有找到。他爷再一次去问他:“你把手表放哪了?能不能告诉爷爷呀?”他想了一会儿说他把手表扔窗外了,他爸爸捡了。他奶奶立马给他爸爸打电话,他爸说:“我根本不知道手表的事情。”他奶奶笑了,温和地说:“青青你好好想一想,你把手表到底放哪了?”他无奈地说:“我也不知道呀!”突然间他发现桌子上有一角钱,他立马握在手里,跑向爷爷郑重其事地说:“爷爷我给你钱,你再买一块手表啊。”他爷爷一看更来气了,举手就要打他。他奶奶急忙拦着,忍不住笑了。他如漏网之鱼逃了。
中午的时候他爸爸回来了,给他买了一包平时爱吃的板栗。他立马高兴地一把抱住。他奶奶故意说:“青青,你让我吃一个好吗?”他捂着盖着说:“这是我的,谁都不许吃,我要给我爷爷吃。”他奶奶哈哈笑了。他爷爷看着没打开的板栗,不知该说什么好。手表至于放哪了谁也不知道,但见识了他的……
写一篇文章容易,坚持写就难了。《劝学》里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假期中我看冰心写的《超人》《吹泡泡》,老舍写的《母鸡》《猫》,琦君写的《桂花雨》等,他们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人或事写起,表达自己的情思。有人会说:他们已经写了,我怎么还能写呢?还会写出彩吗?会,只要你标新立异、有自己的风格就行了。 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写想象方面的作文,一班有七八位同学写同一题目的作文《假如我是孙悟空》。我就一篇篇地认真阅读、批阅,最后把它们展示出来,学生们在欣赏时说:“老师,他们的题目一样,内容不一样。”是的,将来他们就知道题目相同,形式和内容不同也是可以的,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写作首先要悦己,老师特别是中高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有写作的欲望和爱好,身体力行,营造浓厚的写作氛围,带动学生“输出”。其次是抓住灵感,灵感如流星,稍纵即逝。灵感一来,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及时地把它记录下来,整理好,可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点滴积累助成长。长此以往,你的生活阅历丰富了,你的文学修养提高了,你的教书育人的技能不也与日俱增吗?我知道我这样说有很多老师是不喜欢的,他们认为写作是一个苦差事。很多同行怕写,不会写,被逼着写时就从网上复制、粘贴,胡编乱造,没主题,只是凑数,勉强完成任务。
很多时候,自己都不想读自己的文章,没有灵魂,空洞,太烂了。何况别人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细细品读呢?现在是快节奏的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只追求愉悦和物质的享受,害怕繁琐,不去细品简单的生活。
但是我发现很多名师或者是教育家在未出名之前,他们是认认真真地把自己点点滴滴的
体会心得集结下来,然后是一边从事教书一边写作。他们这样输入加输出的方式,从而树立了“大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言行”才能够传承和应用,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我们的地位虽然平凡,但是我们要坚信自己也能够为社会贡献一份微弱的力量,照亮一小片天空。在工作中留下自己独特的脚印,自己回忆往事时不留下遗憾和空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q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