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幼儿园自然课程生成内涵及内容选择取向》,欢迎阅读!

论幼儿园自然课程生成内涵及内容选择取向
摘要:在儿童生长发展过程中,自然教育对其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自然教育崇尚亲近自然、亲近生命,这其中的教育价值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幼儿园自然课程的生成应注重在室外自然环境中的师幼互动,把握幼儿的自然需要,培养以幼儿最近发展区为主的知识理念。
关键词:幼儿园自然课程;生成内涵;内容取向 引言:
在幼儿园的自然课程生成中,教师要对幼儿的自然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做出价值判断,在课程活动中帮助幼儿构建对自然的认知概念,并分析幼儿的发展情况后将课程不断进行调成,以生成能培养幼儿感情、道德、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课程。
儿童是大自然呵护下健康成长的孩子,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自然性和亲生命性,这些也是儿童与成人的本质区别之一。因此培养幼儿的身心发展,就要鼓励幼儿亲近自然,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减少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本园幼儿发展的自然课程,为幼儿园自然课程的生成打好基础。 一、幼儿园自然课程的生成内涵
要想论述幼儿园自然课程,首先就要对自然、幼儿园自然课程及幼儿园自然课程的生成进行论述。 (一)自然
在现代汉语中,“自然”有着自然界即外在世界和自然物的意思。在道家思想里,自然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强调的是“道即自然”[1]。因此,从道家哲学进行分析,自然就是最好的,是真正的善。
对于现在的认知而言,不少学者认为,人如果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必须对自然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要将自然融入自己的生活。这也同样意味着,自然是人和社会的基础,它让人和事有了更崇高的向往。
对于教育课程而言,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观念里,自然就是课程,意思就是课程应该与自然相结合,对自然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尽可能地让学生有机会走向自然,并在感受和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成为自然的保护者,进一步关爱自然、呵护自然。 (二)幼儿园自然课程
作为幼儿园的自然课程,其中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资源,以幼儿兴趣为主,以幼儿身心发展为前提,在自然环境中生成合理、灵活的课程。这一课程的教育价值理念崇尚幼儿的自然天性,追求幼儿幸福,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
对于幼儿园自然课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的主张和“六大解放”,其中一大解放就是解放幼儿的空间。作为“中国学前教育之父”的陈鹤琴先生也提出幼儿应该在花园一样的幼儿园里,随意游玩,自由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尤其是
在其提出的活教育理论中,“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观念,至今对幼儿园课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幼儿园自然课程的教育价值主要包含启示幼儿尊重生命,让幼儿感悟自由的意义,接着便是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发幼儿的智力和潜能。 (三)幼儿园自然课程的生成
对于生成课程,其与传统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是教育者预先制定好的,更不是在教育课程中死板、僵化、不可改变的计划,也不是儿童随意、自发的任何活动,而是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通过分析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发展情况而不断生成的课程活动。因此,在这种生成课程中,教师要不断根据幼儿的变化来调整课程内容。
对于自然课程的生成,这就意味着,教师要针对幼儿对自然的认知和兴趣,增设亲近自然的活动内容,通过让幼儿直接感受自然、触摸自然实物等的方式,多感官的感受自然,在自然中学习[2]。
因此,在幼儿园自然主义的生成课程中,应倡导顺应幼儿的天性,促进幼儿潜能的发展,注重引导幼儿认识到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此同时,要因地制宜,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园区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帮助推进幼儿园自然课程的生成。 二、幼儿园自然课程内容选择取向
课程内容的选择设计是幼儿园课程的关键部分,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教育目标、幼儿发展情况进行内容的筛选。
(一)以兴趣为基础,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兴趣是幼儿提高活动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内在动力,也是幼儿自觉学习和自主发展的动机。因此,幼儿自然课程的生成必须要以幼儿兴趣为基础,激发幼儿对自然界事物的兴趣,进而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除此之外,幼儿园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将理论知识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结合。因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知识体系的构建如果不是建立在幼儿的生活经验上,将呈现出空洞、乏味的现象。 (二)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教育应该在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发展。并且,幼儿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个体,他们不应该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该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究者。所以,幼儿园自然课程的生成内容必须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促进幼儿整体和谐、自由的发展。
在自然课程中,教师要明确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的概念,要以培养幼儿以完整人格生长为教育目的[3]。因此,课程内容一定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解放幼儿的思想,将课程内容建立在幼儿的发展规律和主体性的基础上,并以幼儿的需要、情感和思想为课程内容的主体。
(三)遵循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理念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他们不是单一的知识接收者,而是要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与教师、同伴、环境进行充分互动,提高自己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教学一定要灵活,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在幼儿园自然课程中,教师要遵循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既要符合幼儿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又要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做铺垫,适当提高课程内容的难度。如此,才能让课程吸引幼儿兴趣,促进幼儿发展。 结语
幼儿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教育,幼儿园自然课程要为幼儿提供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幼儿在自主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学会成长。因此,幼儿园自然课程的生成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是必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郑黎丽.幼儿园亲自然园本课程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9,06:89-92. [2]谷婧.自然体验教育课程对学前儿童健康的积极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7:150-151.
[3]丁小琴.建构“亲自然”课程深化幼儿实践体验[J].江西教育,2018,12:9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k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