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林让爱与责任同行

2022-10-26 15:26: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杨树林让爱与责任同行》,欢迎阅读!
杨树林,同行,责任
杨树林让爱与责任同行

让爱与责任同行

内容摘要:师德建设需要培养、教育,更重要的是每个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在岗位上践行“爱与责任”。1 对学生要求严格,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睡觉;2 关心学生健康,帮助学生治疗感冒;3 不要随意请假,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老师让爱与责任同行,全心全意地教育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爱责任同行教育

有人说,老师最大的安慰是“全世界的桃李”。陶行知先生警告老师们要“爱全世界”。

还记得周济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要把爱与责任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而“爱与责任”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正如冰心老师所说的: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教师最大的错误是不爱学生,最大的悲剧是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为了得到学生对自己的爱,我们应该让爱和责任一起消失。

杨老师是一位充满爱心又富有责任感的青年教师。无论对家庭,还是同事、学生,他都将他的爱全部释放出来,用一颗炽热的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

杨老师待学生就象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兼严父与慈母于一身,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学生,爱护着学生。

一、 严格要求学生上课睡觉

杨老师对学生很严格,上课时是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睡觉的。其中有一个叫张三的学生,他经常迟到,上课时要么睡觉,要么偷吃东西,就是不好好听课,有时还时不时发出几下不和谐的声音,搞得全班都哄笑起来。许多科任教师,在多次的提醒劝说无效下,唯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理他们,或者让班主任处理。但杨老师看着他那懒洋洋的满不在乎的样子,心都痛了。又怎会不管他呢?再说,作为一名教师,连个学生都管不住,岂不是很无能!又怎为人师表?每一次进入这个教室,杨老师并没有唉声叹气,他总是昂首挺胸,激情饱满地走进教室,然后高声地叫一声“同学们好!”再看看学生的精神状态,特别留意那几个“睡虫”,觉得还可以了,就让学生坐下。如出现个别学生懒洋洋的样子,杨老师就会巧妙地提醒他,让他的精神完全进入课堂。或者给他一点小小的“惩罚”:让他背语言点或者讲一个故事。背得不好或讲得不好,就要在下节课课前再背再讲。上课时,


如有人睡觉,杨老师就会提问他,如果他回答不出来,也是要讲故事的。其中张三同学就让杨老师点名多次,一开始他有些生气,但也不好发作。课后杨老师有意无意地找他闲聊,看他在踢毽子,杨老师也去凑热闹。渐渐地发现杨老师原来并不那么惹人讨厌,还挺和蔼可亲的,也还算是“哥们儿”。他觉得不好意思再睡觉了。一到杨老师的课,他就特别精神,专心听课,认真做笔记。他说他以前是从来不听课的,也是从来不喜欢历史的,是杨老师让他懂得了学生应该怎样听课,也是杨老师让他尝

试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黄老师的爱心与责任的栽培下,也是在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学生上课时都不敢睡觉了,毕竟高中生都有自尊心。或者说都不愿睡觉了。最终杨老师用她的爱与责任挽救了一班“睡虫”。 二、 关心学生健康,帮助学生治疗感冒

杨老师非常关心学生的身体,他认为“身体是学习的本钱”。如没有一个好的体魄,就谈不上学习。秋冬季节,是学生感冒的高峰期。学生一有点什么头晕,鼻塞就请假。这样每一个班差不多都有三四个学生缺席,这让许多班主任都感到头痛。在杨老师的办公下总摆放着几瓶醋。每天早上她就把这些醋洒在教室里,一来可以杀菌,预防感冒。二来可以清新空气,去掉那些酶气。杨老师所带的班感冒的人确实很少,即使有那么一两个,杨老师自己也能轻而易举地解决。杨老师不仅教学水平高,而且有自己的妙招。在他的抽屉里总存放着一些感冒药。可以帮助学生将感冒扼杀在萌芽时期。如果学生没有开水,杨老师还会煲开水给学生喝、送药。在酷暑时节,杨老师还时不时给学生带来一些凉茶、水果等。就是这样一位无私无畏、无微不至的教师,用他的爱与责任几年如一日地关怀着他的学生。这又怎能不让学生感动呢?又怎能教育不好学生呢? 三、 不要随意请假,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杨老师向来不会随意请假的,为的就是不落下学生的课。杨老师说:为人师者,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家长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杨老师就是这样,用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教育着每一位学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无声”。杨老师用春雨般的爱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用他阳光明媚的爱温暖学生的心;他用神奇的爱引导学生学习 3

学生们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明天!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杨老师以他的真诚和付出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也许清贫,也许无奈,也许没有也许。面对学生,杨老师始终无法割舍的是心灵深处那份沉甸甸的爱与责任啊!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rW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