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word版)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表现,原因,及其对策》,欢迎阅读!
![过重,对策,负担,表现,完整](/static/wddqxz/img/rand/big_21.jpg)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表现,原因 , 及其对策
当今,正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竞争的激烈,传播媒介的影响。再加上学 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 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 这些因素的影响, 使中小学生们面临着非常大的 心理压力,他们对许多问题感到困惑和迷茫,但又不知道如何解决。 一, 表现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 缺乏耐力、 思想不集中、 缺乏自信心、 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缺乏判断能力等。。
调查表明, 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 20%注意力不集中; 63%缺乏克服困难的 精神,没有恒心和毅力; 6%受到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责备、嘲笑、歧视而引起心 理紧张;9%基础比较差; 2%智力因素。可见学生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学习困难的主 要原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而使学生 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的主要杀手则是较大的心理压力。 这较大的心里压力 会使孩子们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涣散、 神经衰弱、 或是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 惯,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中度和中度以上的厌学情绪的高达 21%。 二,成因
中小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那就是压力。压力也称为“应激” “紧 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 如果个体长期处 于一种高度的应激状态, 就会对身心造成严重损害。 导致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的原 因比较复杂, 对其归因主要是从它内部因素(学生自身对学习结果的认知与对 学习的投入)和外部因素(社会、学校、家庭等)入手,且大多数侧重于后者。
(一)期望心理。 当代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指出:不仅个体的期望对个人本人的 行为有关系 ,期望也可影响他人的行为与举动。 父母都有“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的急切希望,他们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放学给孩子请家教, 周末、 假期会给孩子增加许多补习班、 特长班; 其次,教师也是对中小学生报以期望的 另一重要群体,升学压力与考评制度使得教师把自身的发展都寄望于学生身上, 因而教师会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严加管教学生 。这一系列的期望全都压在学 生自己身上,从而导致其不堪负重,引发身心疾病。
(二)竞争心理。 当客观存在的竞争力度被激烈化、生活节奏被快捷化、信 息传媒被多样化时, 这些会使得人们认为必须始终跟上时代的脚步, 生怕被社会 淘汰。这种现象表现在中小学生身上演化成了学习成绩一定要比别人好的扭曲状 态。当老师表扬同学时, 当父母夸奖他家孩子时, 当过年过节亲友问起学习成绩 时,成绩好的学生会引以自豪, 而成绩落后的中小学生的内心就会产生低人一等, 自卑的感觉。
(三)自我实现心理。 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中小学生来 讲,他们尚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当他们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排名 靠后时,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挫,自我优越感消失,自信心下降,从而导致学习 压力。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阐明了我们天生的除基本需要外的另一种心理需 要,这是对存在价值的需要,虽然不强烈,但如果失去,就会导致超越性精神疾 病或“灵魂病态”。 (四)教育体制问题
“熟能生巧”的传统思路, 是造成题海战术和作业负担加重的主要因素, 这是 不正确的教学方法, 当中最为典型的表现是不注重学生智力开发的传统教法。 目 前有些地方出现的只重视作业的量, 并不重视作业的质的做法, 耗费了学生大量 精力和时间,结果事
倍功半; 三,对策
(1)提高心理素质 学生自身心理因素是导致学习压力的主要原因,那么社会文化因素是引发 学习压力的直接原因。学习压力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有些是不能控制的, 比如大的环境,如考试频繁、优胜劣汰,我们没有太多的左右能力,唯一能控制 的是父母、教师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
( 2)增强自我认知。 许多研究显示认知评估与自主神经系统唤起的程度有相当 密切的关系, 正确的对学习中各种心理压力作主观积极的评估, 可以降低人的心 理压力, 自我认知是个体对本人价值观念的认识,也是对周围环境和社会关系 的认识。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有着积极正确评价的学生更富有自信,在 学习上也更容易成功。
(3)培养耐挫能力。 当中小学生遇到学习挫折时,他们没有能力自我控制、自 我解压、自我放松来化解不良情绪,他们心情会变得急躁,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从而导致心理问题。 培养学生耐挫能力是增强他们心理保健意识的主要途径, 较强的耐挫能力能使学生变压力为动力, 正确地看待每一次失败, 认为这就是成 长的恩赐,永远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 4)降低过高期望。 家长、教师或周围亲友的家长的期望若不是立足中小学生 的实际情况, 只是盲目地为了各自的目的一味加压的话, 只会导致他们沉重的心 理负担和情绪上的压抑, 进而使他们在失败的阴影中显得无助和无能, 丝毫不利 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适中的期望值是建立在教师、家长或其他人们了解中小学 生身心承受能力现状的基础上的,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寄托希望,一步步 地帮他们设置目标以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 降低过高的期望也是使学生无太多牵 挂地进行学习活动,在敬与静的状态下开展各自的学习活动。
(5)改进教育方法 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为限施教法。反对实施“题海战术”, 摆正作业 的质和作业的量之间的关系。 课本为主, 参考书为辅助施教法。 并且教师应该对 历年高考、中考试题要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 对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用于指导帮助学生选择合适与适量的参考书。
推广情感教育施教法。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就是美国心 理学家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它是说从新的师生关系、人际关系 入手,以人际关系中真诚、接受、理解等要素的实现作为教学的充分必要条件, 试图求得学生在主动、 解放、自由的状态下以积极的情感作为动力来推动认真学 习的方法。快乐、愉悦是人类最主要最普遍的情绪,是最有价值的情绪。 总结
教育是塑造人的巨匠, 对人类和社会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个国家教 育水平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其发达程度。 应试教育的长期推行,使升学竞争不 断加剧,造成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和学生整体素质下降。 上述状况已成为教 育界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我呼吁, 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 重的这种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当务之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M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