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青年公益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公益组织,对策,现状,青年,发展](/static/wddqxz/img/rand/big_129.jpg)
青年公益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转型的趋势和要求。近年来,青年公益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在环保宣传、志愿服务、爱心公益实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公益事业、志愿服务发展。但同时,有些现实的困境和问题成为制约青年公益组织发展的障碍,进一步破解其发展的瓶颈,更好地促进青年公益组织健康发展,以更好姿态承接社会服务的职能,显得尤为迫切。
标签:青年;公益组织;对策
社会转型期,青年公益组织获得迅速发展。许多青年公益组织凭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实现公民参与、反映青年诉求、融洽社会关系、提供公益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青年价值有积极的意义。
一、上海青年公益组织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各类社会组织迅猛发展,以青年为主体的大量民间组织、非正式的草根组织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涌现出来,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据上海市社团局相关数据,截至2015年6月底,上海市共有社会组织(含民非、社团和基金会)共计12783个(市区两级合计),其中1/3组织为青年公益组织。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很多青年组织开始投身抗震救灾,向公益型组织转型。当前上海的青年社会组织划分为教育发展、运动旅游、生命健康、助老助残、城市融合、生态环保、文化倡导、交友娱乐、公共安全、权益维护等十个类别。调查显示,目前,青年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大多由发起者或其成员承担,这部分约占44%,而以申请和募集的方式获得资金的份额约占52%。这两者是当前青年社会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而进行有偿社会服务的青年社会组织仅占2%,这也符合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初衷。
二、上海青年公益组织的发展困境
青年公益组织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外部环境的限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目前,青年公益组织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在:上海的公益组织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注册困难;组织的随意性大,比较松散,但活动充满创意。通过对上海向阳花青年公益社等比较典型的青年公益组织的实地调研,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1)缺乏政策支持。青年公益组织是公益项目,其特征表现在非营利性,资金比较缺乏。他们却按照“企业标准”来缴税,缺乏政策支持。相反,现有的一些政策还阻碍和限制其发展。在所得税方面,目前不能够获得免去所得税优惠的支持;在增值税方面,大部分公益组织都无法获得公益捐赠税前扣除凭证,进而使其不能够产生对外界公益捐赠的吸引力。
(2)专业人才缺失。一是缺少职业型的青年人才管理,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或组织提供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现有从业人员缺乏相关工作经验。从业人员大多心态不稳,处于摸索状态,工作稳定性差,离职随意性大,这样不利于青年公益组织工作开展。二是由于其公益性质,没有经济收益,导致青年人才的流失。很多青年人有做公益的理想,但是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目前,大部分的青年公益组织的收入偏低,也影响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稳定。
(3)角色定位不明确。许多公益组织对自己的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没有清晰的认识,对组织的发展没有良好的规划,无法定位所服务的领域,提供精准的服务。例如从事教育领域,还没有站住脚就又搞医疗,再弄文化保护,最后还要处理环境问题。而对于一个青年公益组织而言,能精一到两个领域已经不易,任何一个组织或企业想要做大做好,必须定位好角色,明确服务对象,这是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
(4)管理体制不健全。青年公益组织的组织结构相对比较松散,决策集中于领导,管理方式缺乏现代性,加之资金来源不足,过多依赖于政府和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不高。许多的青年公益组织专业能力不够,服务内容比较单一,规范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多元化服务的格局。运作的透明度不高,没有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缺少权威认证,难以赢得大众的信任。
三、国外青年公益组织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1)国外青年公益组织发展经验。在俄罗斯,青年公益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比较宽松的制度环境,其身份、地位一般都得到国家法律的认可,有的国家专門立法保护和鼓励各类青年组织的发展。比如,俄罗斯《国家支持青少年社会组织法》规定,拥有独立法人资格,个人会员超过3000 名,运行时间不少于一年的青年组织,可以被列为国家级社会组织,享有国家专项资助。美国的文化理念和制度决定其慈善文化的发展,美国的富人相信想要进入天堂的唯一途径就是讲自己的全部财富捐赠给穷人。很多州的公立学校明确规定,学生的志愿者活动超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毕业,并且很多大学将学生志愿者服务作为进入大学的重要考核内容,所以青少年公益组织提供的志愿者活动对参与者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美国的公益组织实质是非营利组织,但是运营模式相当于商业公司。美国公益组织的经费主要来自各种形式的募捐,而不是政府拨款,同时也可以从商业活动取得收入。在税收政策上也有很大的优惠,很多家庭通过将收入捐给慈善机构来减少税收的缴纳。政府对慈善机构监管十分严格,财务状况,运营流程,现金流向都向公众公开,高度透明,公众的信任度高。
(2)国外青年公益组织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在积极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更应探索适合中国的发展模式,基于此,更应该为青年公益组织营造轻松的制度环境,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给青年公益组织以合法的身份确认,使其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开展社会活动,提供社会支持;要增加青年公益组织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可在中学及大学的课程教学、考核模式、评优和入学测试中增加一些参与公益实践的经历和环节,以此提升青少年的认知度;社会要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生态,发扬社会公益精神,号召社会企业及工商业界的代表多参与公益募捐,青
年公益组织也应积极开拓,通过募捐形式筹集经费,而不是更多依附于政府拨款。
四、基于自组织理论青年公益组织发展的有效路径
自组织理论强调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会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这也让我们认识到青年公益组织发展也要经历从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过程。分析青年公益组织发展中的问题,积极寻找有效推进其发展的有效路径是重中之重。
(1)借鉴国外经验,健全青年公益组织法律法规体系,应该建立晚上完善的法律法规系统,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2)搭建政府和公益类青年组织沟通桥梁。要根据青年公益组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同困难,主动服务,不断优化组织发展环境。加强沟通联络。政府要加强服务,对于那些有意愿加强与政府联系的公益组织,可以通过发展其骨干为青联委员、学联会员、志愿者协会理事等方式,加强与其骨干成员的联络。
(3)制定政策法规,填补管理空白。目前我国有关社团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针对正式注册的民间组织,而对于青年公益组织这类的“草根”性质的社会组织尚无明确的、具体的政策管理措施。而此类组织也正迫切需要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帮助解决身份尴尬问题。
(4)激励青年公益组织、健全社会组织的监督评估机制。政府要与社会组织独立开,激励其自身的发展。政府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发青年公益组织的活力,比如,税收减免等。要将社会组织的相关信息公布给公众,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估,及时改进自身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赵荣.从政府公益到社会化公益:巨灾后看到的公民社会发育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郑凤勤.公益模式革新——通向可持续发展之路[J].社会与公益,2012(02).
[3]廖鸿.2010年中国社会组织理论研究文集[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
[4]陈华.吸纳与合作:非政府组织与中国社会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I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