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读书笔记3篇

2023-03-03 04:0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育读书笔记3篇》,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笔记,读书


幼儿教育读书笔记3

这是幼儿教育读书笔记3篇,是优秀的幼儿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教育读书笔记第1 回忆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希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约束 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同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该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开展.

幼儿教育读书笔记第2 杜威在『艺术经验』一书中谈到了一个经验(an experience)的概念,并将之界定为: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到达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该界定显示出一个经验至少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历程.二是圆满性,即到达完满.完整性和圆满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经验的内涵.

应该说.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能尊重幼儿对完整经验的需要,比方.幼儿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幼儿唱完一首歌,帮助幼儿完整地经历一次科学探索活动,等等.而,不少幼儿园在追求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幼儿所获经验的圆满性.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会不断地催促幼儿完成其作品;为了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得出答案,教师会缩减探索的时间,给予幼儿过多的直接帮助.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外表上看来,教育活动是完整的,教师引导幼儿获得了完成某一个教育活动任务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却是浅薄的,不具有累积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试图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常常会在关注幼儿经验整性的同时,以牺牲幼儿经验的圆满性为代价.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使幼儿获得的经验既完整又圆满呢?

一是分解.分解就是把原先过于庞大的一个经验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经验.比方.要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就可以让他们通过几次活动分别来探索水的颜色、味道、流动,物体的沉浮等不同特性.对一首歌曲的学习,可以通过体验理解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演唱与表演、音乐游戏与创造等几个层层叠加的活动分步骤地逐渐达成.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每一次都获得了相对完整的一个小的经验.而每一个小的经验的不断累积便构成了既完整又圆满的一个大的经验.这就好比我们成人在读长篇小说和看电视连续剧时的经验历程模式.

二是留白.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幼儿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动设计时间歇性地预留一局部不做任何教学安排的时.有了在活动设计时有意识的留白后,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才有可能从急迫的教育任务中脱身,才有可能用更多的心力来观察、分析幼儿:当教师意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活动方案不一致时,才能根据幼儿现场的反响调整教育方案,切实追随和满足幼儿的合理

1 / 2




需要,使他们通过活动获得深人、满足的体验.

三是时间.充足的活动时间是幼儿获得高质量经验的条件.要让幼儿经验完整和圆满,教师必须学会放慢脚步,善于等待,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按自己的步调进行探索.有了充裕的活动时间,教师才可以不急于让幼儿获得某个既定的结论,幼儿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寻找结论,自己发现和修正错误.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幼儿才会体验到挫败与成功,感受到困惑、冲动、喜悦、失落、难过等各种情绪,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才会是饱满、充实的,并在与原有经验的会聚中成为推动幼儿成长的重要力量.

幼儿教育读书笔记第3 最近看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一扇窗,下面是我写的读书笔记:

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务必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一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职责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构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开展.

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家长一向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间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能够让家长和教师持续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能够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能够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个性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因此,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共同把儿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必须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难我认为就应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教师每一天与家长接触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过去,我总认为时间短,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于是有时当着孩子和家长就告状,弄得家长十分为难,孩子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开,既然选取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寻找更多的钥匙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5m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