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健康生活与科学健身》,欢迎阅读!
原文转发自120健康网(www.120.net)
原文地址:http://www.120.net/zhuanjiaguandian/13678086/2467.html
健康生活与科学健身
人的身体就像一盏灯,脑力和体力是两根芯,越烧油就用得越快,油尽灯枯大势难转。所以平时我们就要注意保养自己,也就是学会科学加油,做到“健康生活与科学健身”,对出现或已经存在的问题,要尽早解决。有人提出以下是过劳死的早期信号:“将军肚”,头发不正常脱落,频频去洗手间,阳痿、早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伤,睡眠时间不足、程度不深,经常头痛、头晕、耳鸣、眼花、颈背部疼痛不适,出汗异常等等,又往往查无结果。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成人体检各年龄段均以亚健康比例最高(平均88.4%),在亚健康人群中,年龄在30-44岁之间比例较高(占71.6%),在疾病状态中则以老人比例较高(10.1%)。养成多动及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生活的根本;每天都有一些消耗体力的活动,是健康生活方式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如用做家务、骑车、散步、爬山、游泳等活动,来减少看电视、打牌、上网等久坐少动的时间,既可以增加能量消耗、维持代谢平衡,又可以强身健体、远离亚健康状态,可谓一举多得。
很多人对科学健身不了解,常常陷入运动过轻或过度两个极端。运动过轻的人常常把散步当成健身运动,实际上这种对机体不能产生足够刺激的运动,除了能起到一定的休息和放松作用之外,对中青年人几乎没有健身作用。运动过度的人错误地认为,运动量越大越好、强度越高越好。诸不知这样的运动,轻则会造成运动疲劳综合征,重则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对那些长期不做健康查体,有隐性器质性病变(如冠心病、高血压、主动脉瘤等)的人,过度运动可能是致命的!因此,运动需因人而异,在运动前一定要先查体,这样才有益于健康并作到心中有数。所谓科学健身,就是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生活习惯、身体状态和体能水平,来选择运动的时间、内容、强度和频度,应循序渐进,重在适量。
我们提倡有氧运动,如以游泳、骑车、打太极拳、健步走等,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在运动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运动对健康是没有益处的。运动对体质、体能的提高作用,依赖于运动对人体器官及代谢刺激所产生的蓄积,所以说:“每周运动3-5次最为理想”。这是因为:一周只运动1次,而每次都会有肌肉的酸痛不适,两三天后身体适应了、代谢刺激反映也小了,所以很难产生运动效果蓄积,这样运动的人就相当于总是在起跑线上。一周运动2次,运动后机体的疼痛和疲劳程度会逐渐减轻,运动效果可有部分蓄积,但不明显;一周运动3次(隔日运动),不仅运动效果可充分蓄积,而且运动后的疲劳程度也轻;如果增加频率为每周4-5次,那么运动后效果蓄积也相应得到提高。体质好的人,可以增加运动强度和频度;老年人或体质差的人,活动量可以少一点,一般初期控制在运动后,感觉到心跳和呼吸加快,用力,但不吃力;可以随着呼吸的节奏连续说话,但不能唱歌。一般来说:建议每天累计各种活动达到相当于6000步的活动量,每周约4万步。
为避免或降低发生心脑血管及其他慢性病的风险,就需要更早、更多的运动。我们知道中强度运动更有利于健康,但每个人体质不同,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也不同,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或找到适宜强度的运动量,才是最便捷实用的,这样的锻炼才会更加安全有效。为此,我们引进了三个量化指标:①出汗;②呼吸频率(平静时呼吸约20次/每分,运动后约40次/每分);③靶心率,如平静状态时的心率为70次/每分,在完成中强度运动后,心率大约控制在70*80%+70=126次/每分。健康人也可以直接根据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如中等强度的运动心率一般应达到150-年龄(次/分),不宜超过170-年龄(次/分),如果你40岁,那么你的心率应控制在110--130次/每分之间;亦可在运动完成后,观测心率在120次/每分以上,持续5--10分钟。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自我的感觉做微小或部分调整,以便更加切合实际,实施一个阶段后,再根据自身的反馈信息,重新调整运动处方。
说到科学健身,就不能不说运动损伤。骨关节炎是所有关节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由于软骨受损所致。关节软骨退化是人老化过程的一部分,50岁以上的成年人约50%有骨关节炎,近年来骨关节炎发病趋增,原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二是不恰当的运动方式。如40岁以上者经常采用爬山、跑步、爬楼梯等方式健身,既加重了关节磨损,又促进了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而骨关节炎无法治愈,因为退化过程无法停止。所以,只有恰当的锻炼方式,平日尽量减少关节的负重和磨损,避免跳跃动作及长时间下蹲、站立、跪位和远途拔涉等运动,也就是避免超负荷锻炼及超限活动;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立位还是坐位及运动中,都应有一个正确姿势;在每次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充分热身;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要由小到大,以防止运动损伤及给心脏带来的过度负荷;运动结束时应做放松活动,帮助心血管系统和肌肉恢复,这是保证健身运动安全的重要环节。另外,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因体重不仅能增加关节负担,还加剧了关节的磨损,这与肥胖引起的姿势、步态及运动习惯的改变有关。有研究显示,10年中体重减少5公斤,可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减少50%。
世卫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劳累;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抵制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没有器质性疾病; 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根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祖国医学健康标准
1、眼有神, 2、声息和, 3、前门松, 4、后门紧, 5、形不丰, 6、牙齿坚, 7、腰腿灵, 8、脉形小。 我国老年健康标准
1、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2、无偏瘫、老年性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 3、心脏功能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 4、无慢性肺部疾病;
5、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 6、有一定的视听能力;
7、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 8、能适当地对待家庭,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9、能适应环境;
10、具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q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