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邓樱花老师简介》,欢迎阅读!
邓樱花老师简介
邓樱花,2007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学院分析化学专业,2008年工作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于2018年1月评上教授。
工作以来,邓老师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育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断进取,以教学协助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注重科研育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邓老师主要围绕疾病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开展研究工作,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或者电化学检测,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生物活性物质的新分析方法,测定了直肠癌病人、肺癌病人和健康人血浆中生物胺,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Analytica Chimica Acta、Talanta、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和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等SCI期刊上。在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完成博士后期间,主要开展神经化学的研究,建立了集光遗传学控制、微透析活体取样技术和荧光探针标记为一体的神经递质在线检测新方法,分析自由活动大鼠脑内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以邻苯二甲醛为柱前衍生试剂,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电化学检测大鼠海马和嗅球处微透析液中的组胺和氨基酸神经递质的新分析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电化学检测瓜氨酸和精氨酸的分析方法,并成功用于定性分析南瓜和丝瓜中的瓜氨酸和精氨酸,定量分析西瓜中的这两种氨基酸,成果相继发表在Food Analytical Methods、Journal of Chromatographic Science和Journal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 Related Technologies等SCI期刊上。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访问学者工作,主要从事维生素A的生物功能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视黄酸的分析方法,用于检测野生型和转基因型两种小鼠不同组织和血液中的视黄酸的含量,探究不同基因型小鼠体内中视黄酸的含量变化规律,为眼睛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相关成果发表在Diabetes和PLOS ONE国际著名期刊上。
近年来,邓老师主持并完成科研项目11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湖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目前正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已发表科研论文4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邓老师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指导了35名同学的毕业论文,2名学生 (姚娇和李珊)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10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论文,辅导10名学生考取研究生。此外,还指导数名学生多次参加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教育科研的道理任重而道远,在教育科研之路上,邓老师努力探索,发扬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同事们携手共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邓老师曾获得“师德标兵”、“优秀党员”、“先进女教职工”和 “十大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科研积极分子”,成为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甚至我校科研工作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o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