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23-03-09 01:37: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欢迎阅读!
责任感,培养,社会,如何,学生


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一点思考

罗敏

在我们耳边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越来越难教”。老师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无赖的声音呢?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小学校园里,不难发现以下这些真实的、且较为普遍的现象:无视学校的纪律以及有关中学生的规范行为要求,随意迟到、旷课,穿着不像学生,举止粗俗,脏话满口,上课听MP3MP4,或者睡大觉,不思学习,不做作业,沉醉网络游戏或者娱乐杂志等等。同时在校园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排队插队,乱丢乱吐,更有甚的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现象发生。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的缺乏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作为我们老师,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 一.在学习中进行求知责任感的熏陶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古至今,大凡有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通过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理想的呢?学习需要全神贯注,抛开一切不切实际的想法,让自己沉醉在学海中,主动去学习,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学习没有真正的强者与弱者,只有不懈地探索与追求。在班集体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往往成绩好的学生比较专注于学习,责任感较强,老师也乐于将事情交给他,而成绩差的学生做事总是马马虎虎、寥寥草草,比较专注于玩乐。

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需要品学兼优的人才,作为当代中学生,要想适应社会的要求,从现在起就必须树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出色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这是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有了这种责任感,学生学习就会有动力,学习就会有目标,因此,在书海中漫步,不失为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激发责任感在内心升腾的有效途径。 二.在生活中培养关爱他人、富有爱心的责任感。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倍受呵护和宠爱,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骄横,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爱心,缺乏责任感。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仅要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更要教育孩子学会爱,重视培养关爱、同情、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为培养孩子互相关爱、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需结合时事如:抗震救灾的内容在班上举行一次《关爱他人 奉献爱心》的专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如触及心灵的邹越老师的题为《让世界充满爱》的录像。如感受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并帮父母洗脚、洗衣服等等。时常触动学生的心灵,时常感受,时常反思,时常交流,让学生在思考中成长。



1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活即教材”。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材料里的主题都是围绕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提炼而成的,源自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兴趣味较浓。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材料包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增长自己的知识、见闻,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如《家乡的特产》,让学生走进古都文化让学生了解洛阳的特产有哪些以及这些特产的有关故事传说。通过调查访问使学生深入认识到洛阳的地方特色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设计公园》让学生走进社区,了解社区公园的环境,并对社区公园的某些设施提出自己的见解,还自己动手设计心目中的理想公园。《水》一文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没有水就没有生命,通过调查、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水危机,从而产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学材的编写着重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在积极的参与中获取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并从小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体验教育,这些活动不是单纯地从知识出发,而是从人的终身发展出发,促进学生建立新的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材料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班集体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桥梁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是有目的的个人集合体,参加这一集体的每个人是被组织起来的,同时也拥有的机构„„这里,同学对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不是友好的问题,并不是爱的问题,并不是一团和气的问题,而是责任攸关的问题。他深刻的揭示出班集体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桥梁。班集体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人的价值观。班集体是学生在一定的教育目的下组织起来的,在集体中,各种关系和教育活动都是以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共同活动的内容为中介,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集体中占重要地位的价值观的启发和影响,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认同集体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社会要求的集体价值观,改变和完善个人的价值观,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与社会进步、个人成长的关系,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等关系,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为社会进步的献身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从平时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中培养讲礼貌、讲文明的责任感

在平时的谈话中,要注意场合,使用礼貌用语。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上、下课时要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尊重老师,见面要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更要学会去关心、爱护身边的人,甚至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只要他需要关爱,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帮助他。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对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举止文明,不骂人,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Zs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