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访谈录

2023-03-10 07:36: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访谈录》,欢迎阅读!
访谈录,家庭
家庭访谈录

——从一个家庭的变化看新中国的变化 曾孝华 曾韦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万个家变了,国也会变;千万个家富了,国也会富;千万个家强了,国也会强。

——题记

下面是湖南郴州一曾姓人家祖孙三代人的家庭访谈录: 访谈时间:2019-02-14 访谈方式:面对面

被访谈人:爷爷(1940年生人)、爸爸(1967年生人)、孙子(1997年生人) 访谈内容:

一、对曾爷爷的访谈:

问题1:曾爷爷,新中国成立70年来,您感觉有什么样的变化?

答:生活好了,有饭吃了,有衣穿了,有房住了。想当年,我还在娘胎五个月就没了父亲,裹脚的母亲带着我嫁了几个后爸,都因遇人不淑,最后只剩我们母子东奔西走,颠沛流离。日无果腹之粮,夜无栖身之所。白天没力气了随地生个火煮点捡来的烂菜叶吃,或到有钱人家讨点;晚上就到人家的屋檐下露宿。人瘦的皮包骨,风吹一下就会倒,有一种骨架美,不必像现代人费尽心机伤脑筋减肥。

问题2:曾爷爷,您读过书吗? 答:小时候饭都没得吃,哪还有书读。我们那时候只有钱人才有书读,像你奶奶家里有十几亩地才读了个初中穷人家的孩子想都不敢想。

问题3:曾爷爷,像您这种出身的家庭有家风吗?

答:有,怎么没有。我的家风很严。我的裹脚母亲总是教导我:人穷志不穷,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面子第一,钱米第七;人穷心要善,要同情最广大的苦难人,尽可能不麻烦别人,要感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要乐于助人;要爱国,感恩国家,要为国家做贡献;要孝老敬亲;要勤劳俭朴;做事要认真,要一丝不苟;要培养好自己的下一代……解放后为了孝老敬亲,我十四岁参加工作,挑砖是别人三倍的量,干其他的事也一样。22岁我下放到农村,迎着烈日顶着雨认认真真地修理着地球,人家都夸我是一把干农活的好手。且做事认真负责,廉洁奉公,当生产队仓库保管员十几年从不短斤少两,从不拿公家一分钱东西。我还遵从你老奶奶的遗愿尽最大的努力让我的四个小孩都念了初中,其中一个读了大学,当上了光荣的人民教师。

二、对爸爸的访谈:

问题1:曾爸爸,改革开放40年来,您感觉有什么样的变化?

答:生活好了,有饭吃了,有衣穿了,有房住了,有书读了,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想当年(改革开放前)一年有好几个月没有饭吃,十岁了还穿着开裆裤满村子跑,JI JI 露在外面都浑然不觉。土砖房摇摇欲坠,北风一刮到处呜呜的叫,怪吓人的。根本没有像样的家具,对收音机、永久牌自行车、黑白电视机等只有慕羡的份。八几年在县城念高中的时候,买一毛钱菜还做两餐吃。现在不一样了,有饭吃了还想着吃好一点,怎样吃才有营养一点。穿暖了还要穿好一点,穿得体面一点。住着电梯房,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家里的自行车升级换代越买越高档,六十多厘米的彩电正播放着家庭影院。家里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好几台,可随时上网查资料学习或者K歌,增长自己的知识,提高文化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问题2:曾爸爸,您读了多少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读了一个大专,二十一世纪初又读了一个本科,但还觉得不够,现在天天坚持学习。特别是国学,博大精深,穷尽一生也不一定学得精。特别是若干年以后,中国成了世界第一强国,全世界都学中国话,国学要走出国门,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我最大的愿望是下一辈比我读书多比我学历高。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用完了人口红利,新时代是个人才红利的时代,是人工智能时代。要跟上时代不落伍就要尽可能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问题3:曾爸爸,您的家风是什么? 答:我遗传了我爸爸的基因,首先对儿子要求很严格。两岁开始教他写字,三岁背古诗,四岁不到开始写日记。六岁读小学,十岁读初中,十三岁读高中。我常常说:“与其生一个没有出息的儿子,不如没有这个儿子。”我儿子也很争气,十六岁不到上重点大学,十八岁当兵,现在已是一名光荣的共和国军官。

其次我教儿子要有家国情怀,要爱国。没有国哪有家?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快要灭亡了,成万上亿的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逃难,生命朝不保夕,此刻不知下刻的命,随时可能横尸街头,遗骸无人收,人命贱如狗。这种苦


难现代人没有经历过。现代人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安逸久了,养尊处优惯了,渐渐失去了斗志。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忘了历史就等于背叛,一个民族没有斗志就没有灵魂。中华上下五千年,唯有爱国者留其名。屈原、诸葛孔明等无不如此。一个人的命运只有融入到国家民族人民之中,为国家民族人民做贡献,他才有灵魂,才有斗志,他的人生才有意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畅行了中华大地几千年,现在也应成为我们现代人的座右铭。现在世界不太平,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一些小国家在帝国主义者干涉下成天你打我我打你,乱哄哄的,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成千上万的人扎堆逃难。中国是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且有帝国主义者虎视眈眈,时不时制造麻烦,虽然有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现在还很稳定,但要长期稳定,发展壮大,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则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家国情怀,文死谏,武死战,中国才没有大麻烦。所以我把自己读“211985”高校的独生子送去当兵,保家卫国。

第三,孝老敬亲。百善孝为先,父母是我们的根,没有人不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孝顺父母天经地义。父母倾尽全力供我读了大学,我跳出了龙(农)门,一定不能让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辛苦修理地球又没什么产出的父母再这么劳累了,于是我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三年就把父母接到身边,这一晃就是二十六年。这还不算,我每星期还抽出一下午的时间陪他们打扑克牌,唠嗑。最大的孝顺是陪伴。当然一大家子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但只要做到了温良恭俭让就能和谐相处。

第四,我希望诗书传家。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终身学习。然后是我的儿子我的孙子书越读越多,文凭一代比一代高,后代一代比一代强,长江后浪推前浪。几代以后我家就成了书香门第。我也希望其他家庭也一改麻将风,读书的越来越多,后辈一代比一代强,千万个这样的家庭叠加起来,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繁荣富强,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对儿子的访谈

问题1、小伙子,改革开放40年来,你感觉有什么样的变化?

答:社会财富极为丰富,国家面貌日新月异,网络科技发展很快,互联网+已运用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连买小菜也能扫微信,一机在手无欲无求。不久的将来,5G、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超算、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超级高铁会领引潮流,人民的生活会更方便,国家的经济军事会越来越强大。但万事万物有利必有弊,社会财富多了,贪图享受的多了,勤俭节约的少了;国家富强了,安逸懒惰的多了,吃苦耐劳的少了,有忧患意识的少了;娱乐死,崇拜戏子,沉迷游戏,追星、喜欢“小鲜肉”“伪娘”“娘炮”在一定圈子里盛行,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一切向钱看,为了钱为了享受偷扒抢劫杀人放火坑蒙拐骗卖淫嫖娼。虽然这些只是个别现象,但“一粒老鼠屎打烂一锅汤”,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重视。

问题2、小伙子,你读了多少书?

答:我从两三岁开始识字背古诗,读四书五经,在读完小学中学后又读了两年“211985”高校,然后到驻港部队服役了两年,现在军校深造服役。闲暇时学高等物理,学英语英语已过六级),看《三体》《苦难辉煌》之类的书。我现在负责学院文化工作室,宣讲解说老一辈的革命文化。为了适应现代化信息战争需要,我还参与了学院信息编程工作。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需要大量阅读,查找资料。为了国家的国防现代化、军队现代化,我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深造,提升自己的家国情怀专业素养学历层次。

问题3、小伙子,你觉得新时期的家风应该怎样或者说你以后的家风会怎样? 答:首先要有家国天下、天下为公的情怀。没有国哪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成为所有国人的座右铭。若人人都爱国则国何愁不兴家何愁不旺。

其次,要诗书传家。“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门第有内蕴。书香门第的读书人有涵养、有信仰、有灵魂,精神层面高。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纽带绵绵纤长,坚韧刚强,浩浩汤汤,从未中断。它是中华民族不灭的根,是中华民族兴旺的本。我们要拥有它。

再次,要吃苦耐劳拼命工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中华民族是个勤老的民族,“一勤天下无难事。”中国现在的发展成就是勤劳的中国人干出来的。我不管是在驻港部队还是在军校,吃了许多苦,干了许多事。如在驻港部队,义务替战友理发,义务当连队文书,义务干副班长;在军校,义务当区队长、指导员,义务干“红色文化工作室”,义务写文章搞宣传,义务给领导战友当翻译……我想趁年轻多吃点苦多干点事。吃苦耐劳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家风,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

最后,要认真做事、一丝不苟。“世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句话是千古颠簸不破的真理。万事认真才能尽善尽美,一点小小的疏忽可能酿成大祸。一件产品是这样,一件件大事更是如此。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Z3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