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阅读识字》,欢迎阅读!
轻松有效的识字方法
教师:冯世兰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多数语文教师最感头痛的教学。不但生字多任务重,而且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集中,稍不留神总是事倍功半。其实,只要掌握了教学中的诀窍,识字教学也是很轻松的。“阅读识字”就是一种轻松有效的识字方法。 所谓“阅读识字”,就是通过听故事、说故事的途径理解、熟悉课文内容和语言,然后根据记忆或跟老师读或听录音读,尝试在阅读活动中认识生字的方法。通过多篇课文的阅读,学生对一个个生字从陌生到熟悉,最后达到识字的目的。“阅读识字”主要是在儿童识字量很少的情况下,在“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认汉字”等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汉字教学的方法。在这里,我把识字教学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听后阅读,利用无意记忆熟悉汉字。这一阶段在开学第1周至第3周,只要求熟悉汉字,不提具体的识字要求。每篇课文教学也是从听故事说故事开始。在听熟听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记忆或跟着录音反复指读课文,一般指读3—5遍。目的在于提高生字认读的刺激强度,增加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在指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好生字,自然而然地会对这部分汉字逐步化“生”为“熟”,这就为以后的识字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利用有意记忆,分批强化识字。这一阶段大致在第4周至第12周,通过第一阶段十来篇课文的阅读,学生已经熟悉不少的汉字。由于多次见面,学生对这些汉字已经基本熟悉,而且已经比前面的更易识记,所以教师唤起学生的有意记忆,并在课外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学生就能比较轻松地记住这些汉字。这一阶段的课文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
1、听故事读故事。上课仍旧让孩子听故事,一般每个故事听2—3遍,在听熟听懂基础上,跟着录音或根据拼音拼读掌握字音读故事。为了强化记忆,学生已经知道将课文中需要认读的汉字做好记号,学生在指读时能引起注意。
2、说故事。这—阶段中,学生熟悉了故事,可将故事讲给同学听。在讲的同时,教师可以将一些生词板书出来,也供识字时用。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一课时,学生在讲故事时我板书出了“鹿先生慢慢走过、堆积垃圾、捂上鼻子、脑袋、推来一辆车、赶来帮忙、干干净净”,这些词语中几乎包含了全部生字。
3、认汉字。阅读之后,教师根据板书的词语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此时可以让优生认字,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然后加上拼音再让识字能力较弱的学生拼读强化。也可出示生字卡片个别读、开火车读、抢读、比赛读等方式加以识记。全班学生再拼读词句子中的生字,在熟记读音基础上,进行扩词、区别形近字、同音字等,让学生说出如何识记字形。如教学“消”“请”时,就可学生找出熟字“悄、稍、梢”“情、清、靑、蜻”与之比较。这样,学生方可全面掌握生字,不易混淆形近字、同音字。
第三阶段:先识后写,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每天安排1节写字课,要求学生书写课后已经认识的6个汉字,达到会认会写会用的要求。在写字过程中,再一次复习认识的汉字。写字任务完成后,再让学生朗读一下课文,加深对生字的理解记忆。为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还可以开设扩展阅览课。把学生带进阅览室,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或教会学生阅读食品商标、广告牌、标语等,让他们增加识字量。与此同时,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阅读识字法遵循儿童的记忆规律,在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时候“允许遗忘”,待遗忘率最高期过后再要求,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结合起来进行识字,充分开发了孩子的识字潜能,是一种较为轻松有效的识字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