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分享阅读中的师幼互动策略》,欢迎阅读!

分享阅读中的师幼互动策略
在分享阅读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贯穿着整个活动过程。那么,如何在分享阅读活动中通过积极有效 的互动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呢。
师幼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受到较多关注的互动方式, 它专指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 《纲 要》要求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和表现,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 形 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在这种互动中, 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引导者。一次高效的师幼互动的关键 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 给予幼儿恰到好处的指导。
1. 当提问需要抓住故事情节线索,紧扣人物情感线时。
幼儿在看图书时, 常常发生的问题是把一张张画页割裂开来,缺乏对整个故事情节的理解。因此,教 师在阅读指导中,要注意帮助幼儿将前后画页联系起来看,从而形成对整个故事人物情节的理解,帮助他 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和维持他们对阅读的持续兴趣。而此时的教师“提问”应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 础上,抓住故事情节线索,紧扣主题。如在读本《去幼儿园》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恐龙要准备 哪些东西上幼儿园?”“它上幼儿园会看到谁? ”“它会喜欢幼儿园吗 ?”这些提问一环紧扣一环,有利 于帮助幼儿理清故事情节线索,使他们全面、具体地理解故事。
2. 当提问需要体现层次性时。
在图书阅读活动中, 教师常常需要思考的问题是: 目前幼儿阅读图书缺乏哪些经验 ? 幼儿在阅读中 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该如何把握早期阅读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并由浅入深, 逐步增加难度 ? 要解 决好这些问题,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 尤其应重视个体差异。 在图书阅读活动中, 幼儿的差异是客观存在, 怎样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提高并不断缩小差距呢 ? 我的做法是:首先根据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 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 尽量使幼儿在答题时 “跳一跳, 都能摘到果子” 。其次问题设计尽可能开放一些, 使幼儿能从不同角度回答。 这样, 能力强的幼儿可从多方面讲, 多讲一些; 能力弱的孩子则可少讲一些。 当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 教师可以用辅助性提问调控引导, 使幼儿拓展思路。 通过帮助幼儿迁移生活经验, 他们很快就答出了问题。当教师从重视如何教, 转向重视幼儿如何学时, 教学的效果将大有不同。
3. 当提问需要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时。 优化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要尽量避免用直接提问法,而应从启
发、激励幼儿的思维出发来设计问 题。比如,“这幅画讲了些什么 ?”面对这样的问题,幼儿可以从人物动作、表情、语言、心理以及背景等 各角度观察讲述。又如“小猫怎么会飞上天的 ? ”孩子必须理解前一段故事后,才能得出结论。这些问题 没有统一的或现成的答案, 而要准确回答这些问题, 幼儿不但要理解故事,还要将自己理解的内容用语 言表达出来, 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幼儿却能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
由此可见, 提问设计得巧妙与否, 对指导幼儿的阅读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提问设计也 直接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及教师的知识素养、教育能力, 等等。另外, 为了支持幼儿语言学习的个 别需要,真正做到确实能让每个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 我们还需要通过多种互动方式来实现提问 的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R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