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氓》学案(学生)

2022-08-19 23:41:4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氓》学案(学生)》,欢迎阅读!
诗经,学生
梁河县第一中学 2020高一语文组必修二 主备人:徐秋



《诗经·氓》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分析女主情感的变化。 2.学会分析“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体现。 【知识链接】 1.《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 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 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 篇,所以又称“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 “五经”指 “五经”与“六经” 的区别是“六经”本是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儒家经典。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

2《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 三部分。 又称15国风大都是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和小雅,是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

3《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 三类,和“风雅颂”合称 【课前学习

1.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自有百般滋味,你能够找到几句描写爱情的诗句,请举例说明。

2.《氓》中谁是故事的主人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完成《创新设计“归纳整理”部分,并反复诵读课文。 【课堂探究】

(一)整体感知,理清故事情节。

1.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请用精炼的语言填写下列的表格 章节

1. 2.

情节 感情基调 表达方式





(二)品读课文、分析手法

1



3. 4. 5.



6.




梁河县第一中学 2020高一语文组必修二 主备人:徐秋



1.“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类似于现在的排比。

“比”——即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使被比喻的事物形象生动,以增强诗的感染力量。 “兴”——托物起兴,类似于现在的象征,运用于一首诗章节的开头《诗经》中运用“兴”的方法大致有三种情况:象征、联想、比喻。如:由雎鸟成双和鸣、相依相恋的情景,联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以盛开的艳丽桃花象征新娘的美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

根据“比兴”的介绍,以文中诗句为例分析比兴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 2.请勾画出叙述男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诗句,分析对比的作用。

(三)思维拓展看不见的“手”——谁偷走了她的爱情?

【目标检测】

1.当代著名学者鲍鹏山说“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请结合诗文分阶段来谈谈她的完美体现在哪些地方?并概括女主人公的形象。

2.请把诗文最后两段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出来。注意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之上,合理发挥联想和想象,把女主人公的内心感情表达出来。

【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课后练习】完成《创新设计.课堂讲义》上相关练习。 透过《氓》的爱情悲剧,你能从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著或神话传说中的爱情故事里发现点什么吗?请以“爱是„„”为开头,续写一篇抒情片段。(写在周记上)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d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