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绘本-小班-003小班科学水中的泡泡-简》,欢迎阅读!

小班科技活动:水中的泡泡
设计意图:
本科学活动是生成于“好玩的水”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是激发幼儿对各种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活动设计的环节是采取幼儿先猜测后实验最终得出结论的形式,充分让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并通过幼儿亲自操作和语言表述来发展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经验获取,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幼儿的年龄特点是非常喜欢玩水和摆弄物体,在活动中通过各种物体在水中的玩玩弄弄,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心理,而且在玩中又得到了科学道理,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中产生泡泡的原因,并尝试让不会吐泡泡的瓶子也能吐泡泡。 2、乐意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活动准备:
1、水盆、毛巾、红瓶子(无洞);绿瓶子(有洞);海绵、吸管、针筒、透明筐、橡皮泥 2、大记录表(红、绿瓶子)、PPT
活动重点:初步了解水中产生泡泡的原因。 活动难点:尝试让不会吐泡泡的瓶子也能吐泡泡。 活动过程: 出示吸管 引发兴趣
●意图:出示吸管,引发兴趣。
出示吸管,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能不能用吸管也在水里制造泡泡呢?
●意图:幼儿探索发现有洞的瓶子在水里会吐泡泡。
实验操作 提升经验
实验一:探索发现瓶子在水里会吐泡泡的现象。 1、交待任务,提出要求。
师:让红瓶子和绿瓶子躺在水里,让瓶宝宝慢慢地沉下去,仔细地观察水里会有什么?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分享交流:你发现水里有什么?是哪一个瓶子吐的泡泡? 实验二:探索发现有洞的瓶子在水里会吐泡泡。 1、交待任务,提出要求。
师:只有一个瓶子会吐泡泡,我们再来玩一次,这次实验请你先把瓶子里
的水倒掉,然后再一次让它们一起慢慢地躺在水底,仔细看看是谁吐的泡泡。
2、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分享交流:你发现是哪一个瓶子会吐泡泡?为什么红瓶子会吐泡泡?看看两个瓶子哪里不一样?
4、小结:(PPT)原来两个瓶子里都有空气,放入水中时,绿瓶子里的空气从洞洞里跑了出来,而红瓶子里的空气只能从瓶口跑出来,所以就在水里产生了泡泡。
探索发现
分享交流
●意图:尝试让不会吐泡泡的瓶子也能吐泡泡。 1、出示材料,交代任务。
师: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让不会吐泡泡的瓶子也能吐泡泡?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分享交流:你是怎么让不吐泡泡的瓶子吐泡泡的?
4、小结:原来把瓶子上的洞洞堵住就能让不吐泡泡的瓶子吐泡泡。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W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