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须先工树

2023-01-26 17:4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画须先工树》,欢迎阅读!
画须先工树
画须先工树

——《画禅室随笔》节选有感 明清之际,古画盛行。凡大家必学古,学师者达,似师者亡,香光在列。董其昌,字玄宰,号香光,祖籍汴人。位居高官,一生阅览真迹无数,亦实临意临古画无数。二十二岁开始习画,由元画入手,曾自述曰:“余少学子久山水,中复去而为宋人画。”及知天命之年而集诸代大成。有书《画旨》《画禅室随笔》等。 余尝读《画禅室随笔,仅读七分,又忘三分,而后不得二三分,仅存皮毛一二耳耳。即是如此,受教颇丰。其中有曰“凡画山水,须明分合。分笔乃大纲宗也。有一幅之分,有一段之分,于此了然,则画道过半矣。”书画本同源,虽为书,但也好画,但当涉猎。尝为画一二,终不得其要领,画面杂乱无章,无主次,无分合,无浓淡。读香光此句茅塞顿开,一画之分为主次、远近,一段之分为节奏、浓淡。余画未尝及画道之万一,但如朦朦无光突见月,方向既定,劈荆斩棘,努力耳。

香光云“树头要转,而枝不可繁;枝头要敛,不可放;树梢要放,不可紧。又云“画须先工树木,但四面有枝为难耳。山不必多,以简为贵。”树木之基础重要可见一斑。如字面之意,画树止一面有枝易,而四面出枝难耳。自然之中,树有千姿百态,一枝干之上前后左右四面有枝,有层次之分,止一面出枝,过于单调。余尝画一树,临古容易,创作太难,少于观察,疏于练习。传统文人画以简为贵,以淡为宗的美学指向古之既有,五代后梁人荆浩有云“丈山尺树,寸马豆人”。细说树法,上文提过,自然之中树千态,无不灵动自然,给人以自然神奇之感叹。结合香光一句“画树之法,须专以转折为主。每一动笔,变想转折之处,如写字之于转笔用力,更不可往而不收。树有四肢,谓四面皆可做枝着叶也,但画一尺之树,更不可令有半寸之直,须笔笔转去。此秘诀也。”深刻理解树的灵动,树头要转,而枝不可繁,此为树之千态,树木生喜阳,自然树冠走势向阳,不可圆圆无走势矣,失之灵动,比之死树亦不如也。枝头要敛,不可放;树梢要放,不可紧。画中对比,松紧浓淡收放自然最佳,叶法攒三聚五,繁密而秩序井然。枝法松松散散亦有规律。香光认为画树有秘诀,“一尺之树,无一寸之直”树无论大小不可笔直向前向上作之。余观察自然之中百树百态,犹如书法之中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树欲长先扎根,枝亦如此,叶亦如此,故为往而不收。


《画禅室随笔百读百新,略知一二分便可解我苦思之惑。今之略谈树法之一二,古之大家当头一棒,今之小徒茅塞顿开。作此上文为读后小感,不堪入耳。敬古人,余不知所云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J7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