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读物万象丛生》,欢迎阅读!
![万象,儿童读物,丛生](/static/wddqxz/img/rand/big_63.jpg)
儿童读物万象丛生
父母对少儿读物的空前关注催热了市场。 纷繁复杂的大环境导致泥沙俱下的乱象。
“米小圈”拍剧了。这个脸蛋圆圆,头顶支棱起一撮闪电形头发,贪吃又贪玩的小孩,在卖出17亿码洋,拥有《米小圈》杂志,又登上戏剧舞台后,今年5月9日,少儿情景喜剧《米小圈上学记》正式杀青。
《米小圈上学记》是儿童文学作家北猫专为小学生创作的故事,在故事里,米小圈把上学时的趣事、烦恼一一记录下来,这是一个孩子在学校成长的点滴经历。因为叙事诙谐幽默,贴近真实生活,成为少儿群体中的现象级畅销书和爆款IP。但就在一年多前,《米小圈上学记》还曾在一些地方遭到下架处理,理由是书中含有“给同学起外号”“希望同学当不上班长”等内容,有些家长觉得对孩子影响不好。
不乖、任性、调皮捣蛋……“米小圈”是典型的“顽童”形象。在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世界儿童文学长河中,“顽童”是最典型的形象之一,其中的代表彼得·潘,影响力已逾百年,“长袜子皮皮”也快要80岁了。中国儿童文学第一代“顽童”皮皮鲁,诞生于1981年,自那时起,中国的成年读者,对于“顽童”的争议,几乎从未间断过。
如果说,1922年叶圣陶书写的《稻草人》是中国童话的开山之作,那么从悲怆无力的“稻草人”“小兵张嘎”式的小英雄再到顽皮开心的“米小圈”,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过了整整一百年岁月。这百
年间,儿童文学的面貌与历史进程息息相关,它是中国社会发展投射于精神上的侧影,也被认作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因素与标志,这更是中国儿童文学不断寻找、不断建构自我独特艺术身份与面貌的一百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I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