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目标制订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精选教育文档

2023-01-20 09:17: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目标制订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精选教育文档》,欢迎阅读!
教学活动,制订,对策,幼儿园,集体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目标制订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精选教育

文档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目标制订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为某一集体教学活动所拟定的预期结果。它教学活动的指南针,既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好点设计的终点;既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活动评价的标准。评价一个教学活动是优是劣,首先看教学目标是否适合、切实,是否落实。教师对活动目标的把握程度,决定着教师驾驭主题,设计教学的能力,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命题。在实践中,教师在制订教学活动的目标时,往往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本人学习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后,积累了制订目标的一些经验,希望能给他人带来启发和帮助。

问题一:先写活动过程,再写活动目标。

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往往过于重视教学活动过程而忽视教育目标的设定,特别是在生成活动中,有些教师会先写过程,然后觉得该活动过程中可以实现哪些目标,就写上哪些,而不是活动围绕目标来进行,丧失了目标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性功能。这样,教学活动过程就容易出现随意性,并陷入盲目状态,不助于结果的达成及教学活动效率的提高,使教学活动功半事倍。因此,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具有引领性和统领性,目

标决定着过程,影响着过程,是活动过程设计的依据,也是评价活动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目标的确立一定要在过程前完成,克服目标制订的随意性和模糊性。

问题二:目标的三要素不全。

有些教师在制订活动目标时会只就学科提出单一技能目标或只有知识与技能目标,缺少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的目标。如在美术活动“一串红”中,教师只提出一条目标“学习用棉签画一串红”(只有技能目标)。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划分


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能力、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纲要在对每个领域目标部分阐述时,在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同时倡导打破学科界限,关注课程整合,强调活动中幼儿能力的发展、情感体验,所以在制订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时,要抓住目标的三要素:认识,情感与态度,能力与技能,充分挖掘教材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使所有教学活动目标涵盖以上三方面内容,即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发展,来阐述目标所要回答达到什么的问题,体现新的教育观。那么上述活动的目标就应改为:1学习用棉签绘画的方法。2、会使用不同材料与方式来表现一串红,感受作

品因色彩鲜艳所带来的好看。 问题三:目标表述中往往以教师为主体

有些教师在教学表述目标时前半句或第一条目标从幼儿 角度提出,后半句或第二条目标又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使目标前后不统一,显得混乱,缺乏对目标的整体思考。或者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习惯使用以教师为主体的表述,即采用“使幼儿”、“教会幼儿”、“培养幼儿”之类的词汇,这是不妥当的,最好能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提出,使用“懂得”、“理解”、“感受”、“发现”、“能够”、“学会”等字眼,因为前者的表述方式是教师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而后者的表述方式更能够体现教师对幼儿主体地位的尊重、对幼儿个体经验及发展的关注,即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更可使教师转变观念,更多地关注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和表现。那么,在表述目标的时候,最好能从幼儿的角度提出。

问题四:目标表述过于宽泛、含糊

在制订目标的时候,很多教师存在着直接套用目前倡导的一些“新理念”,将目标含糊表述,笼统概括,使其显得过于宽泛,而并没有对这些宽泛的概念进行具体化的阐述和理解,将教育的长期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4M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