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例谈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英语写作中的运用》,欢迎阅读!

例谈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阶段重视较多的是学生的“听、说、读”的训练,对于“写”的教学,也有所重视,但由于英语教师的教学班级较多,教学时间有限,对学生“写”的训练往往只停留在“抄写”、“翻译”或“改编”的阶段,并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而英语的写作能力是最难培养的,所以有时看似教师和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较慢,且两级分化严重。在学生的卷面作文中反映出,大部门学生用英语表达时力不从心,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往往句子不完整,缺乏逻辑性、语法混乱,常常见到中国式英语的句子……
因此,在有限的课堂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指导不是凭空说话,而是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支架。
“支架”理论的核心是: 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教师——学习者对话的互动形式, 帮助学习者完成其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 从而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又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 通过课堂上的成员互为支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从而共同得到提高。
那么,小学英语写作中的支架可以有哪些呢?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支架之一:写作框架
笔者认为,最常规的写作教学就是先给孩子看两篇范文,然后给予一个写作的模板,给出相关的句式,让学生进行句式的扩充或改写。
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本单元的重点在于正在进行时态的理解和运用,自然,该单元需要写一写相关的作文。
课堂中,老师先是给学生读了两篇主题为After School的范文,有老师自己写的,有中学生写的,让学生先感受下。随后,老师给出了写作的框架:
After school
School is over.
Look! Xxx is … xxx is … … are … …
We(They) are all happy. 要求:不少于8句话。
在这样的框架下,学生英语小作文,语法问题不大,但是思路太呆板,几乎是前篇一律的句子。
支架之二: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主要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等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呈现思维的过程,表达知识结构和知识信息,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技能和知识建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加深学生的映象,发散孩子的思维,如果大脑中的句子多了,小学生也能轻松写出自己的小作文,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第二个班级的授课中,笔者进行了调整,先从审题构思入手。 写作前,老师给了每组孩子一张纸,上面印了几个圈:
先让孩子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发散性思维的碰撞更能产生智慧的火花。
果然,随后的讨论,孩子的答案丰富多元,不再局限于教室打扫卫生,操场踢球打球,而是延伸到了公园、花园、家里、超市。句型结构也丰富了很多,有be doing, 有there be, 还有like doing等,似乎思维的匣子一下打开了。孩子们愿意讲,也会讲。
随后的写作,似乎顺畅很多,孩子们不再一个个抓耳挠腮了,书写得比较流畅。 由此对比可见,英文写作先要有想法,然后会说,最后落实到写,传统的写作框架结构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思维导图的利用则很好的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支架,让他们能自主地建构。
(朱斌磊)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