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强化管理机制》,欢迎阅读!

强化管理机制 创建标准化工地
一、加强责任制落实、促进施工生产
(一)建立健全施工生产保证体系,完善管理网络。建立健全各项机构组织,落实各项监督管理职责,确保工作、职能、人员、装备、经费“五到位”,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证了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实行严格的责任制,监督检查制度。以施工现场为重点,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对施工现场重点部位、工作薄弱环节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大检查,着力解决施工生产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将项目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三)完善责任考核制度。对新开工工程明确项目管理方向、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动态跟踪机制,确保责任制落实到各部门和各级人员,每半年对各项目部的主要质量安全负责人考核一次,将考核成绩作为年终奖优的劣罚的依据,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提高对项目管理工作的执行力。
二、施工现场实行标准化管理,确保硬件设施达标
着重强化了硬件管理系统建设和软件管理系统建设。硬件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思维,从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施工生产、生活标准化系列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具有标准模数、可装配式的现场围挡、办公室、库房、职工宿舍、食堂、厕所、标识牌等)。现场主干道、生活区、办公区、材料堆放区及加工区分离并进行硬化,现场材料堆放整齐,材料标识牌均按标准制作,内容准确
及时,在工人生活区及现场悬挂各种人性化警示用语,在通道口设立警示镜,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三、统一思想,加强宣传教育
创建标准化管理示范工地是展示企业实力的一个窗口,是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企业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具体体现,对提升企业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弘扬“为社会建造精品工程、为员工谋求幸福生活”这一企业精神具有重大的作用。为此,我们组织企业、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进行了标准化管理培训,并组织外出观摩学习,通过培训和观摩学习极大地提升了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确保了标准化施工现场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 四、全面提高创建标准化施工现场的广度和深度
坚持正确引导,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断提高和丰富工人的文化生活,为工作人员日常生活提供最大方便。食堂储藏间与操作间分开;生、熟食案板及刀分开。工人宿舍内每天设专人打扫卫生,整理床被。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关爱农民工、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能的角度出发,建立施工现场标准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自控能力。通过从业人员标识有序的统一着装,定型化、工具化安全设施,塑造全新的企业形象;通过规范劳务分包和劳动用工管理,提高工人的整体素质和职业素质;通过实行标准的
生活设施和卫生管理,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环境。
大同市精工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4月22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M7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