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资料:第十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

2023-01-15 08:5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资料:第十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欢迎阅读!
胚胎学,组织学,复习资料,生殖,男性


第十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



一、概述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

生殖管道 附睾————暂时储存精子、营养精子、促进成熟 输精管 尿道 1、男性生殖系统 附属腺 前列腺

精囊 尿道球腺

外生殖器 阴囊—————为精子发生提供适宜的温度

阴茎—————勃起功能,性交器官

2精浆附属腺和生殖殖管道的分泌物 3精液精浆+精子 二、睾丸

概述:位于阴囊中

1、一般结构睾丸被膜:I.鞘膜脏层II.白膜(致密结缔组织,突入实质形成:睾丸纵隔、小叶隔)III.血管膜 睾丸实质:被小叶隔分成约250个锥体形小叶,每个小叶内有1-4条生精小管;生精小管在近睾丸纵隔处汇入变为短而直的直精小管,进入睾丸纵隔后吻合成睾丸网;生精小管间的组织为睾丸间质。 2生精小管

概述:生精小管主要由生精上皮构成;生精上皮由支持细胞5-8层生精细胞组成;上皮下的基膜明显

基膜外侧有一些胶原纤维肌样的细胞肌样细胞收缩时有助于精子的排出 精子发生由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核组蛋白的变化组蛋白 鱼精蛋白(晚期精子细胞、精子) 同源群现象在精子发生过程中,一个精原细胞增殖分化而产生的各级生精细胞,其胞质并未完全分开,

有胞质桥相连,形成同步发育的细胞群。在睾丸切片上,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组合。

一个生精上皮周期从某一特定的细胞组合开始,到下一个出现同一性能组合所经历的时程。 生精波同一个组合在生精小管上周期性出现的现象。 一个生精上皮周期经历的不同细胞组合。

1生精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 精原细胞体积较小,紧贴基膜

Ad型(干细胞) :核卵圆形,染色质细小,染色深,核中央常见浅染区。



Ap :有12个核仁附在核膜上

B :核圆形,核周有较粗的染色质颗粒,核仁位于中央。



初级精母细胞 :位于精原细胞近腔侧,圆形,体积较大,核大而圆,常见分裂像

核型46XY4nDNA



第一次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

次级精母细胞 更靠近腔面,体积较小,核圆形,染色较深。不再进行DNA复制, 核型23X/23Y2nDNA 迅速进入第2次减数分裂,切片中不易见到。

第二次减数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精子细胞 :位于近腔面,体积更小。核圆,染色质致密。精子细胞是单倍体

核型23X/23Y1nDNA 细胞,不再进行分裂,它经过复杂的一系列变化,由圆形的细胞




逐渐转变为蝌蚪形的精子,这一过程称为精子形成。

主要变化:核染色质高度浓缩(核变长,移向细胞一侧)构成精

子头部;高尔基体形成顶体;中心粒形成轴丝;线粒体汇聚于轴丝近周围,形成线粒体鞘;残余胞质脱落。



精子 :形似蝌蚪,可分头、尾两部

头部:高度浓缩的核,核的前2/3有顶体覆盖(富含多种水解酶) 尾部 颈段:中心粒、轴丝

中段:轴丝、外周致密纤维、线粒体鞘

主段:轴丝、外周致密纤维、纤维鞘(最长) 末段:轴丝

2支持细胞

又称Sertoli细胞

1 光镜结构:长锥形,细胞轮廓不清,胞核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浅,核仁明显 2 电镜结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发达;

大量滑面内质网、线粒体、脂滴、糖原、微丝、微管、溶酶体较多。

3相邻支持细胞侧面近基底部的胞膜形成紧密连接,将生精上皮分成基底室近腔室 基底室有精原细胞和早期初级精母细胞

近腔室较晚期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3)功能 支持和营养生精细胞;

分泌: I.雄激素结合蛋白(ABP);

II.抑制素 ——→ 卵泡刺激素; III.少量液体,称睾网液。

微管、微丝的收缩,使不断成熟的生精细胞向腔面移动,促使精子放入管腔; 吞噬和消化精子形成中的残余胞质; 紧密连接参与构成血-睾屏障

4-睾屏障

组成: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主要结构) 功能:I.阻止某些物质进出生精上皮,形成并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

II.防止精子的抗原物质逸出到生精小管外发生自体免疫反应。

3睾丸间质位于生精小管之间,含有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

1)光镜:成群分布,细胞圆形或多边形,胞质嗜酸性。 2)电镜: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特点

3)功能:合成、分泌雄激素(促进精子发生、生殖器官发育,维持第二性征,维持性功能。;对机体免疫

功能有调节作用。

4直精小管近睾丸纵隔处,上皮为单层立方或矮柱状支持细胞构成,无生精细胞。 5、睾丸网入睾丸纵隔内,单层立方上皮。 三、附睾

输出小管

附睾管

1输出小管管腔不规则,壁内衬: 高柱状细胞 有纤毛 低柱状细胞 : I.分泌功能

II.大量溶酶体及吞饮小泡 III.吸收、消化 2附睾管

管腔规则,内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基膜外有平滑肌。

附睾管细胞组成主细胞基细胞顶细胞窄细胞亮细胞晕细胞 主细胞 高柱状 ——→ 立方形

静纤毛(长微纤毛)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Kg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