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社会学发展历程》,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济社会学发展历程
作者:张玉娥
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05期
【摘要】在社会科学史上,经济社会学只能算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但若追溯经济社会学的思想源流,我们可以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两门成熟的独立学科中找到萌芽。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也仅仅是二十多年的时间,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日益与国际科研领域接轨。
【关键词】经济社会学;产生与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学发展
“经济社会学”术语的最初使用始于1879年,出现在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的著作中。继而这一术语被社会学家继承,可以在1890-1920年间的韦伯和迪尔凯姆的著作中找到,他们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开创性研究,被公认为西方经济社会学的创始人。西方经济社会学一百多年的历史演化道路并不平坦,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古典经济社会学(19世纪末期-20世纪30年代)、后古典经济社会学(20世纪40-70年代)、新经济社会学(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一、古典经济社会学(19世纪末期-20世纪30年代)
古典经济社会学诞生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代表著作有迪尔凯姆的《社会分工论》(1893)、齐美尔的《货币哲学》(1900)以及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著作—韦伯的《经济与社会》(1908-1920间)。古典经济社会学具有如下特征:第一,韦伯和其同事有着成为先驱者和创建新的分析类型的意识。第二,重点集中于一些基本问题,比如,社会中经济的作用是什么?社会学家对于经济的分析与经济学家的分析有何不同?要补充的是,还存在评价资本主义以及理解资本主义对社会影响的常识—“大转变”,正如波兰尼提出的一样。在古典经济社会学时期,主要有以下几位对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托克维尔、马克思·韦伯、迪尔凯姆和齐美尔。
制度经济学出现并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以凡勃伦、米契尔和康芒斯为代表人物。20世纪20-30年代,是制度学派的鼎盛时期。凯恩斯理论出现后,制度学派趋于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度学派再次复兴,主要代表人物是贝利和加尔布雷恩等人。 二、后古典主义经济社会学(20世纪40-70年代)
虽然经济社会学开始时发展顺利,但到1920年后就逐步衰落了,而且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恢复全部活力。虽然称其为衰落,但是仍有少量的重要研究在这个时期诞生。其中主要有熊彼特、帕森斯、桑巴特等。
三、新经济社会学(20世纪80年代至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经济社会学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新经济社会学诞生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M.格兰诺维特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M.格兰诺维特1985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经济社会学的纲领性文章《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开创了利用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分析经济行为和经济秩序的经济社会学新纪元。格兰诺维特同时对新制度经济学展开了正面攻击,认为采用非社会学方法分析经济制度的威廉姆森等人是“学术森林中的社会学的婴儿”。格兰诺维特的理论假设体现了新经济社会学的关键特征,即认为所有的经济制度都是“社会建构”。格氏认为经济制度是通过网络而产生的,然后被凝结到更坚固的社会结构当中。 四、中国经济社会学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在中国得到恢复和重建,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社会学逐步成熟,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经济社会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据相关资料统计,十几年来经济社会学方面的论文,在数量上较过去有明显的增长,在内容上,主要研究领域有:(1)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进步;(2)经济改革中人的角色变换与行为调适;(3)失业与再就业;(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行为;(5)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6)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7)社会公平;(8)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9)经济组织中的关系网络;(10)住房商品化问题。
在理论研究方面,中国的经济社会学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1)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观。(2)非经济因素论。(3)非市场资源配置论。(4)关系资源论。(5)农村劳动力剩余与转移论。(6)贫富差距论。(7)文化动力观。
这些成果已经表现出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趋势,并在不知不觉中完善着中国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但总的说来,我国经济社会学研究队伍还很小,研究成果不多,还远远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与决策的实际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建构能力较弱,经济社会学研究总体上仍落后于西方,需要迅速赶上。 参考文献:
[1]朱国宏,桂勇.经济社会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
[2]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 [3]周长城.现代经济社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1). [4]江晓珊,陈洪.中国的经济社会学研究综述[J].桂海论丛,2005(1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张玉娥(1982—),女,山东滨州人,现供职于宿州学院,研究方向:经济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Gy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