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3-04-26 09:3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环境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欢迎阅读!
环境规划,教学大纲,课程
《环境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环境规划学(Environmental Planning 课程代码:B03134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学时:32学时(理论32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 先修课程环境学

一、课程介绍

1.环境规划学综合运用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及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知识,系统地讲授环境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课程包括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环境规理论基础,主要讲授环境规划学的基本概况、理论基础和环境规划内容;第二部分为技术方法,主要讲授环境规划学中常用的环境评价方法、单目标决策方法、多目标决策方法等;第三部分是环境要素规划,主要讲授大气环境规划、水环境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环境规划学综合运用各课程的知识综合解决环境管理和建设中的规划问题,作为预防环境问题产生的有效手段,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通过本课程学习着重要使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学科理论成果,学会运用综合方法开展环境规划工作

2.环境规划学属于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生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属重点专业课。环境规划学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对于学生从事环境规划、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相关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环境规划在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不同环境规划类型、掌握主要环境规划类型的规划内容、编制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环境规划的作用、类型及其与其它相关规划的关系;

2)熟悉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和主要内容,掌握环境规划的预测和决策方法;

3)掌握不同类型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程序,重点掌握当前我国环境规划中比较重要的规划类型,如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的有关规划内容和方法。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具体安排

学时

第一章

绪论

2

重点难点

重点:环境规划的内涵和类型 难点:环境规划的类型

重点: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人地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理论

难点: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人地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理论

备注

章节 教学内容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

基础

2

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 6

重点: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与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环境规划的实施 难点: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决策

重点:大气、水、固废、噪声预测方法、环境优化方法

难点:环境优化方法

重点:水环境规划内容和类型、技术措施、综合评价

难点: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措施和综合评价 重点: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类型、组成、综合防治措施

难点:大气环境规划的技术措施和综合评价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



6

第五章 水环境规划 4

第六章 大气环境规划 4

第七章 土地利用规划 4

重点: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类型、组成、评价与规划 难点:土地利用规划的技术措施和综合评价规划





习题课与机动 4

32

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环境规划学为重点专业课,规划类型多样,内容复杂,技术方法繁多,而学时有限,因此,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精选有代表性的、有广泛应用的、最基本的、较现代化的内容作为基本要求。主要采用讲授法,配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意循序渐进。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配合以下两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zU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