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幼儿园_皮影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23-01-26 18:43: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幼儿园_皮影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欢迎阅读!
皮影戏,分析,课后,学前,教学设计
中班社会领域:皮影戏



活动目标:

1、知道皮影戏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

2、感受我国古老民间艺术的魅力,产生表演皮影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龟与鹤》、《有趣的皮影戏》视频 2、皮影若干、幼儿表演音乐、多媒体设施。 活动重点:

知道皮影戏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 活动难点:

对我国古老民间艺术产生表演皮影戏的兴趣。 活动过程:

1、播放视频,感知皮影戏的特点。 1)请小朋友欣赏视频表演 2)说一说皮影戏

小结:我们刚才看到的表演,叫皮影戏,是人藏在舞台的后面,操纵着皮影在表演。皮影戏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大人小孩都喜欢看皮影戏,连外国人也很喜欢。 2、认识皮影,了解皮影戏的表演方式。 1)认识皮影,了解皮影戏

因为以前的皮影是用动物的皮做出来的,所以叫皮影。因为动物的皮柔软,还很坚固,耐用。现在的皮影,大部分都是用纸板做的。 2)观看皮影戏幕后表演,知道如何操作皮影。

那皮影是怎么动起来的呢?播放视频幼儿观看,了解皮影戏。

3)出示皮影等讲解演示皮影戏需要的道具,灯光、幕布,用灯光照着皮影,在幕布上就留下皮影的影子,所以皮影戏也叫影子戏。表演者不但要操作皮影,有时还要说唱,再配上好听的音乐,这就成了皮影戏。 3幼儿进行皮影表演。

1)请两名幼儿尝试操作,教师指导。 2幼儿自由选取自己喜欢的皮影进行表演。


3)请幼儿进行分组表演,其他幼儿欣赏。 要求:要学会等待,轮流表演,不吵不闹,保持安静。 4、活动延伸

1)阅读区,投放有关皮影内容的图书供幼儿欣赏。 2)美工区,投放皮影材料,供幼儿进行皮影创作。 3)表演区,提供表演影子游戏的材料。

学情分析

幼儿阶段是使人文化化的关键时期,让幼儿感受文化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幼儿对《西游记》《龟兔赛跑》等传统故事比较熟悉,而且孩子们也很喜欢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喜欢表演它们。

中班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皮影戏,大部分孩子不了解,需要老师给予他们引导,培养幼儿探究文化的兴趣,鼓励幼儿感受文化、创文化。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利用传统皮影戏的有趣,舞台的设置,皮影人物的可操作性来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同时请孩子们自己选择喜爱的皮影,进行表演,鼓励幼儿表现,孩子们在表演游戏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孩子探索、表现的欲望。



教材分析

《皮影戏》这节活动选自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省幼儿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中班下册主题四《寻找小秘密》中次主题《影子的秘密》中的一节活动。我把欣赏皮影戏,认识皮影,表演皮影作为活动的主线展开活动内容,皮影系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戏曲艺术是民族的文化瑰宝,需要我们去了解和传承。让孩子通过欣赏和表演皮影,知道皮影戏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感受我国古老民间艺术的魅力,产生表演皮影戏的兴趣,传承民族文化幼儿欣赏皮影戏表演中,对于屏幕上角色形象的神奇变化特别感兴趣,潜移默化的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幕后的种种演绎,孩子们兴致勃勃。

这个活动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符合《新纲要》中关于活动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的情感”“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j7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