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现状调查(全文)

2023-02-09 05:1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现状调查(全文)》,欢迎阅读!
师范生,师德,学前教育,现状,调查
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现状调查

本文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教学20XX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中的数据来自于“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意识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共收回227份,有效问卷为226份,本研究旨在分析该群体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师德重要性只“知”不“行”

美国教育专家琳莲・凯茨认为,相对于其他阶段的教师,儿教师最需要建立道德规范原因就是幼儿相对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更易受到教师的引导,相应的幼教工作人员的权利更大。中职生与其他师范生相比又有其特别性,在师德形成方面具有自身的复杂性。

接受调查20XX级师范生中62.68%的学生年龄在15-16岁,她们初中毕业后进入我校学习初中学校她们多属于“后进生”学习习惯和思想行为多有偏颇。他们在选择读师范时,22.47%的同学是受父母左右,而非出自内心意愿。87.86%的同学认为师德很重要,却不知道怎样把师德变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20XX级学生在进校后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这一过程对许多学生来说并不轻松。

20XX级学生多为女生,女生大多内心敏感、心思细腻,在校的五年是她们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在校生活要完全靠学生的自立能力,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辅导员又分身乏术,

1




无法时时刻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状况,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上课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抄作业,考试舞弊。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不讲卫生,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学生没有意识到个人的行为习惯、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到师德素养,因此加强幼儿师范学生基本道德素养,最后达到师德要求是学校培育学生的重中之重。

二、学校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时重“理论”轻“实践” 调查显示有近81.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师对自身师德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从实际来看,教师与产生行为偏差的学生谈话时,大多以说服教育为目标,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内心的想法。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只在中专一年级开设师德常识课程,采纳闭卷考核的方式。该门课平时作业较少,这样学生思考的空间就更少,书中也包含了一些案例,但学生汲取接受的较少,作业也缺乏实践性。

《师德常识》RM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其内容包括道德的起源、功能、道德的特点、职业道德的定义等,这些知识内容陈旧,缺乏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学生对道德的起源和定义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关怀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例子,毕业时能够完整背诵出师德的定义的学生可能不多,但是如果学生受到某一个例子的感召,将之内化为自己行动的准则,这会对学生产久远的影响。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德课程开设情况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a5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