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案》,欢迎阅读!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郑和下西洋
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目的:________称帝后,派________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________,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过程:________—1433年,郑和率船队________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地位: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影响:不仅增进了中国与________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________,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________作出了伟大贡献。
知识点2 戚继光抗倭
背景: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________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经过:戚继光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________”。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在____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使________的倭患基本解除。 评价:________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________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
知识点3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________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________的居住权。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郑和下西洋
1.郑和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他第一次出使西洋时在位皇帝是( ) A.唐太宗 B.宋高宗 C.明太祖 D.明成祖
2.郑和率领的船队,就其性质而言,并不是一般的商船队。他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换取海外的奇珍 C.开拓海外贸易 D.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
3.郑和下西洋距今已经六百多年了,人们之所以缅怀他,依据是( ) A.民族团结,永载史册 B.航海壮举,促进交流 C.祖国统一,丰功伟绩 D.抵抗外辱,扬我国威 知识点2 戚继光抗倭
4.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康熙帝
5.“‘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从金军手中收复失地 C.击败东、西突厥 D.统一了全国
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我国明朝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留下的豪迈诗句。它与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 A.郑和下西洋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雅克萨之战 知识点3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7.澳门自1999年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是( ) A.荷兰殖民者 B.日本殖民者 C.葡萄牙殖民者 D.英国殖民者 能力提升
8.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加强了经济交流 B.发展了航海技术 C.树立了明朝国威 D.促进了政治交往 9.(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材料二: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1)依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哪里。(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船队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2分)
10.(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开始,倭寇对中国沿海进行侵扰,沿海居民深受其害。明初筑海上16城,籍民为兵,以防倭寇,取得了一些成效。至明朝中期,倭寇又猖獗起来,并与中国海盗相勾结,对闽、浙沿海地区侵扰如故。 材料二:如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yH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