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

2022-08-16 23:41: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典诗词》,欢迎阅读!
古典诗词,中国
绪论 引言

古人在咏物,在写景,在言情,在传道的时候有没有品格,他们的作品又如何呈现出了一个作家的修养。

杜甫《房兵曹胡马》 杜甫的《房兵曹胡马》,咏 马的品格

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人的志向、襟抱

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韦庄《思帝乡》(春日游),人的自我奉献精神

张惠言《水调歌头》五首其五

张惠言《水调歌头》五首其五,告诉我们一个人怎样选定目标,如何面对诱惑,最后能够持守有定力的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第一章 决定古典诗词中品格修养高下的因素

“什么样的诗是好诗?”“如何判定具体作品的优劣高下?”“怎样才能读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本章将结合具体作品,分别从作品中主人公的品格、作家自身的修养以及读者境界的层次逐个深入地引导大家一起去分析影响中国古典诗词中品格修养高下的因素,就是作品、作家、读者三要素。而一篇作品最后的完成是要看其实现的阅读效果,究竟对读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效果大体也可以分出个上中下,即感官上的触动、情感上的感动、思想上的感发。

作品主人公品格之优劣

本节通过具体诗词作品带领大家一起梳理高楼中的女子意象,并从而推导出:中国古典诗词作品中主人公品格与修养的高下会直接影响到作家的写作笔法、读者的心理感知。

作家修养之高下

同样写女子、同样写水边的女子、同样选择“小词”这样一种文体,欧阳炯、薛昭蕴、欧阳修三位作家下笔有何不同?境界有无高下?本节就是带领大家一起印证胡适关于作家修养对作品影响的论断:“无论长调小令,都是他的人格的涌现。”

读者境界之深浅

本节通过分析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三种境界”以及顾随先生对此三种境界之解说,说明读者的反应会直接影响到文本的阅读效果,逐步引领大家去做有心的读者。

第二章 优秀作家语体风格个案举例

古今中外、无论诗家还是词客,第一流的作者往往会有自己特有的一本万殊的语体风格一语体特质往往与作家自身的性情、心态、遭遇、人生观等密不可分,同时也是产生该作家独体的写作风格文学史影响重要因素。本章即选取了杜甫、李商隐、韦庄、晏殊、秦观、李清照、王国维等七位重要作家,逐一赏析他们的佳作名篇、剖解他们各自最具代表性的语


风格,引领大家深入对这些作家品格、作品风格的体认。

杜甫 “虚字连词”

本节通过重点讲解杜甫的《又呈吴郎》《曲江二首》其一、《绝句漫兴九首》其四等名作,分析杜甫诗歌善用虚字连词的语体特点, 这种叙述的强烈口吻增进了杜甫诗歌的感染力。

李商隐 层进句式

本节通过重点讲解李商隐的《天涯》《月》《昨夜》(不辞鶗鴂妒年芳)《西溪》等作品,分析李商隐诗歌中常用的层进表退让的句式,这种语体风格与李商隐对人性的深刻体悟、人生的悲观认识密不可分。

韦庄 “誓言体”

本节通过重点讲解韦庄联章组词《菩萨蛮》五首,分析韦庄词末句常常出现否定字眼的语体特点,这种劲直的赌咒誓言体,与韦庄特殊的生平际遇密切相关,也形成了韦庄词强烈的表达效果。

晏殊 “不如”句式

本节通过重点讲解晏殊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木兰花》(帘旌浪卷金泥凤)《相思儿令》(春色渐芳菲也)等作品,分析了晏殊词作中常常出现的“不如”句式,这与太平宰相晏殊理性词人的身份是完全吻合的。

秦观 反问句式

本节通过重点讲解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等作品,分析了淮海词中一半以上的作品都出现的疑问句式,这与历代文论中论及秦观的锐感词心有暗合之处。

李清照 叠字与叠问

本节通过重点讲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永遇乐》(落日熔金)等作品,分析了李清照词中经常出现的“叠字”“叠问”,这一语体特征符合李清照的女性身份,也与西方女性主义文论暗合。

王国维 对举句式

本节通过重点讲解王国维的《鹊桥仙》(沉沉戍鼓)《玉楼春》(今年花事垂垂过)《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等作品,分析了王国维词中常常出现的对举句式,这与王国维的近代哲学思考密不可分。

第三章 古典诗词与现代人生

顾随先生说过:“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我们承传中国古典诗词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吸取先贤智慧、过好当下人生。本章正是结合现实生活选取了一批经典诗词,或名言警句点醒、或意境情绪烘托,希望能借助古典诗词佳作名篇的感染力,与大家一起跳脱烦恼、融入自然、关怀人世、确立目标、培养情趣、执着持守、内心强大。

情趣高尚

如何培养自己高尚的情趣?本节从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牧《念昔


游》三首其一、其三、张惠言《水调歌头》五首其一等作品赏读入手,引领大家一起去体味生活、品味情趣。

跳脱烦恼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如何排解自己心中的烦恼?本节从杜甫《缚鸡行》、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欧阳修《玉楼春》(樽前拟把归期说)等作品赏读入手,推荐给大家一些先贤们跳脱烦恼的智慧。

融入自热、关怀人世

诗意地生活绝非高高在上、与世隔绝。本节从杜甫的《秋雨叹》、辛弃疾的《鹧鸪天》(不向长安路上行)《鹊桥仙》(赠鹭鸶)、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李白的《丁督护歌》等作品入手,引领大家贴近自然、关怀人世。

目标高远

人的一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目标?本节通过对李白的《玉阶怨》、王安石的《题何氏宅园亭》张羽的《咏兰花》、袁枚的《苔》、顾随的《鹧鸪天》(不是新来怯凭栏)等作品赏读,尝试作出了回答。

固执执着

本节通读对柳宗元《江雪》、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张惠言《水调歌头》五首其二的解读,与大家一同领略古人面对人生中的诱惑、逆境与无常的固执与执着。

持守定力

本节通过对张旭的《山中留客》辛弃疾的《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作品的解读,与大家一同领略古人的持守与定力。

有待于内的自我完成

个体生命的价值究竟应定位于何方?是一种有待于外的实现,还是一种有待于内的完成?本节通过对古往今来一系列旧体诗词的解读,尝试着与大家一同探寻自我的定位。

结束语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我们与古代的前贤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来进行碰撞,更重要的是,希望吸取他们的智慧,来充实我们当下的人生,找寻我们自己精神的支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v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