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汇报[共5篇]》,欢迎阅读!

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汇报[共5篇]
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是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深入贯彻《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共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
质的意见》精神所采取的一项具体举措。我校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学校体育场地等设施向社会开放后成效显著,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充分发挥了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的社会效益,推进了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学校和社区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和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现将我我校体育设施开放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开放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认真做好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工作,完成为民众办实事的任务,我校克服资金难、人员管理难、活动安全管理难等多重困难,召开专题
会议,学习市、区教育局关于做好学校场地开放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大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学校财产安全、健身人员运动安全、体育
设施及场地的管理与维护、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外来人员的接待与管理、与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和邻近单位的联系等做了详细的部署,纷纷成立了成员分管开放工作的领导小组,对场地开放活动的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细化,大家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协调合作,保证了学校对外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把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真正做到了有检查、有小结,专人负责管理,及时协商解决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健全制度、把场地开放工作规范化
对开放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多次进行讨论、磋商、研究,学校制定出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方案及管理办法》、《学场地开放注意事项》、《场地开放工作安全预案》、《门卫值班制度》、《出入人员登记制度》等多项制度,要求具体、责任到人。在学校门前醒目位置设立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告示牌,将学校场馆开放内容、时间和要求告知市民,并做好
进出活动人员登记工作。此外,学校领导还专程走访周边的社区和大单位,征求他们对场地开放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克服自身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开放校园场地,满足民众需求,力争把开放工作做好做扎实。为了让民众和学生能够安全地到学校运动场地开展健身活动,各校把制定的相关制度落到实处,不仅规范了学校场地对外开放的行为,保障了市民健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加强了管理力度,保障了市民文明健身,推
进了社区文明共建活动。 学校从实际出发,根据该项工作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与操作要
求。具体的有《场地开放管理制度》,明确了《登记统计制度》、《公示告知制度》、《安全保障制度》、《经费保障制度》、《检查巡视制度》等,
尤其是登记统计、检查巡视,要求入校锻炼的居民、学生必须登记入场,而学校的管理人员则对上岗情况、开放时间和参与活动人员情况进行统计和记录;除学校值班人员在每天开放时间内认真检查巡视外,《学校场地开放安排》以告示的形式,使周边居民学生明确了开放时间、开放项目、开放对象、联系方式等。《场地开放管理工作人员职责》对于管理者和值班人员的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如定期进行场地安全和消防安全的检查,消除隐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及时修复;采用劝说疏导的管理办法,注意管理者形象,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主动为活动人员做好服务工作等。《学校场地开放须知》要求入校锻炼者做到“进入学校
后,要注意人身安全;使用设施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仔细检查设施是否完好,确定无安全隐患后再使用;遵守学校场地开放的规章制度,听从管理人员管理,自觉保持场地清洁卫生;不在场地内大声喧哗、聚众闹事。因此,学校同时,学校还出台了《场地开放注意事项》、《篮球场使用注意事项》、《乒乓球设施使用注意事项》等等,尤其是《学校场地开放应急方案》,对突发病症的处理、意外伤害事故
的处理等做了比较细致规定和操作指点,如遇到入校锻炼者突然发病,病情轻微或能够通过本人或亲属、朋友确定病情的,可先服用自带药品;病情较为严重且病因不能确定时,管理或巡查人员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记录拨打时间和救护车达到时间等,并通知家属,做好安抚工作和其他善后事宜……如此以确保工作的落实。 三、以人为本,服务社区服务社会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市民的要求,加大了场地开放的力度。在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的情况下,为方便各方来校健身的人员,我们简化了来校参加健身活动的手续。在开放时间里凡来我校开展健身活动的人员只需在门卫进行实名登记,便可进校进行健身活动,体现出学校场地开放的诚意。
为了满足市民需求,各校都能及时对设施进行维修,经常更换篮球网,在配合社区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中,我们从参与策划到提供专业指导实行“一条龙”服务;为了照顾广大学生,我们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秉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宗旨,学校的体育设施由原来的闭门谢客变为开门迎客,学校的场地热闹起来了。各校不断涌现出一桩桩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
1、场地开放期间,校园里热闹极了。瞧,伯伯、阿姨们结伴来到学校,他们有的跟着“老”随音乐认真打太极,一招一式展风姿;有的舞动红色的扇子,挥洒自如地打着木兰拳;有的绕场慢跑、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练健身球、有的弄刀舞剑;孩子们也不甘示弱,篮球场、乒乓球场可是他们的天下,不搞个大汗淋漓是誓不罢休的。
2、在开放的时间里,除了值班人员外,校领导经常到校值班,落实活
动场地和活动内容,以及对器材的管理、维护和保养。
场地开放、资源共享,我校是居民们锻炼的乐园,在这里,全民健身成为一道可见可赞的亮丽风景线。 四、一举多赢,学校旧貌换新颜
学校的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是学校开放校园、走向社会、从学校素质教育走向社会素质教育的起点和开端。事实证明,良好的社会效益的确给学校带来了一举多赢的可喜成果。
同时,学校运动设施的开放工作对于提高公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也发挥了积极的教育辐射功能。学校开放后,一方面使场地资源共享,方便了市民健身;另一方面融洽了学校与社区的关系,青少年学生也因为有了正当健身场所而疏远了网吧等娱乐场所。社区的治安工作更稳定,学
校的周边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然而,校园场地开放后,任何一项“场地开放”看似方便,只要打开学校大门就行了。其实不然,开放的时间与学校作息时间的协调,进校、离校的管理,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后校园的安全,入校健身人员的安全等等,都是要重视安排好的,一个环节有问题就会影响工作的推进以及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的开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u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