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体育教学论重点》,欢迎阅读!
![体育教学,重点](/static/wddqxz/img/rand/big_130.jpg)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体育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
3.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4。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的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
5。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的教学所进行的各方面的最优先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6.体育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7。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国家颁布的体育教学指导条件。参照学校所选用的体育教科书,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实际而制订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过程实施方案。
8.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这个预期成果可分为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性成果是体育教学的阶段目标;阶段性成果的总和就是最终成果,即体育教学总目标。体育学总目标是体育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的标志. 二、简答题.
1.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五大规律?
答:(1)运动技能形式规律。(2)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4)体育学习集体形式与变化规律.(5)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2.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过程。
答:1.热身和逐渐加强运动负荷的阶段。2.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整和控制运动负荷的阶段。3。恢复和逐渐降低运动负荷的阶段。
3. 如何区别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的、体育教学任务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1)体育教学目的就是人们设立体育学科和实施体育教学的行为意图和初衷。是贯穿整个体育教学的知道思想,是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概括性的和总体性的要求,它把握着提议教学进展的方向。(2)体育教学目标是人们为达到体育教学的某个目的在行动过程中设立的各个阶段预期成果以及最后的预期成果。(3)体育教学任务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目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所应该做和必须做的事。(4)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的总和就是体育教学目标。(5)最终的体育是实现了体育教学的标志。(6)体育教学任务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和体育教学目标所应该做的实际工作和责任.
5。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 ②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 ③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
④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7。简要阐述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
答: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①为谁而组织?——学生;②谁组织和实施的?——教师;③为什么要组织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目标;④教师教和学生学得是什么? —-体育教学内容;⑤沿着什么样的途径达到目标?——体育教学过程;⑥在什么环境下组织的?——体育教学环境;⑦怎么实现
最好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方法;⑧看到的体育教学是怎样的?-—体育教学评价。(三要素: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法体系) 8.简答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和含义。
答:答: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体育教学原则的含义: ①体育教学原则是众多体育教学要求中的那些最基本的内容 ②这些要求是最具有体育教学特征的那些性质
③实施体育教学时首先必须遵循这些要求,如果不能遵循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条就不能称为好的体育教学,甚至不能称为体育教学 9。当前中国的基本体育教学原则。
答:1。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2.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3。促进活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4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5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
11.小群体教学模式的作用。
答:指导思想:是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交往和社会性提高为目的。主要依据体育学习集体发展和发挥教育作用的规律而设计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素质特点、兴趣爱好特点等,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而且要让各组推选组长,形成团队精神,还要求各小组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本组的学习目标。教师要起指导、参谋和保证安全的作用,单元的前半时要以活动为主,后半时则以联系探究活动为主。
12.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
答: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反馈、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教学研究和评课、学生的评教活动、教学反馈性。 13.我国体育教学论比较常见的方法。
答: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示范法、演示法、保护与帮助法。 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 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游戏法、比赛法、情景法.
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发现法、问题探究法、小群体学习法。 14。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讲解与练习的矛盾。
答:1。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的不同课型中,讲解和练习的比例不一样。
(1) 在授新课中,教学任务以学习新技术为主,教学的组织应以讲解和示范为主。 (2) 在复习课中,教学任务以熟练技能为主,教学的组织应以练习和素质锻炼为主.
(3) 在探究课中,教学任务是发现和探究问题,明白道理,因此围绕发现问题的引导性讲解是
很重要的。
(4) 在活动和锻炼课中,教学任务是身体的发展。
2.在不同任务的不同课堂叫雪儿阶段中,讲解和练习的比例不一样.
(1)在课的开始部分,教师主要采用简明扼要的讲解方式向学生说明本次课的任务,并根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安排准备活动.
(2)在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段一般是技术学习,在课的基本部分后半段一般是技术的熟悉。 (3)在课的结束部分,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和进行总结。
3在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技术性不强,但活动性强,入长跑;有的体育教学的内容活动性不强,但技术性强,如体操和武术。
15.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矛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s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