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本之后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探讨

2022-10-24 11:29:0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升本之后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探讨》,欢迎阅读!
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之后,工作
升本之后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探讨

一、分析当前辅导员的工作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1 辅导员的工作现状 1)面对的学生群体

学生年龄都是十八、九岁,大多数来自农村,基础较差,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 但自主自立意识不够。缺乏责任意识、集体观念,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学习上,学生普遍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欠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差,成绩不太理想,对枯燥的课本知识特别是纯粹的理论课不感兴趣。大多数学学习没有计划不懂得各种知识的相关性,基本上是被动地在学习由于学校生源的基本文化素质比较低,有的学生是被逼着去上课的,缺少基本的求知欲。反之,学生乐于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和实践活动,过多的精力放在社会交际上,本末倒置。大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 经常迟到、旷课,网络游戏、早恋等现象严重,学生“求学”变成了学校、家长、老师求着学生学习,学校的作用与意义、学校里的师生关系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 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辅导员的工作常常要像保姆一样地看管着学生,必须时刻盯着学生完成本该是他们自觉就能够完成的学习上课任务,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上,很难在根本上实施育人的目的。 2)面对的学校其他职能部门

辅导员扮演着“万金油”的角色,哪里需要哪里就有辅导员的身影,凡是与学生相关的一切事务都属于辅导员工作范畴。学校的各层职能部门,必须通过辅导员才能够和学生建立联系,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能范围,加重了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其实在大多数的高校里,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公寓中心、校医院等凡是和学生有联系的单位.都可以给辅导员安排工作这样辅导员整天在从事这些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思政治教育这种职责分工不清晰,导致辅导员工作重心的偏移。辅导员很难从日常的琐事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加富有内涵的育人和咨询工作

2、存在的突出问题

1)辅导员队伍缺乏稳定性,队伍的组成专业性不够,常常是专职的少、兼职的多; 2)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明确,扮演角色众多,职责范围大而繁; 3)辅导员工作社会认可度有待加强; 4)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道路不明晰;

5)辅导员工作劳心劳力,承担的责任和风险高,同等条件下的待遇却较低。



二、了解掌握辅导员的合理诉求,探讨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问题

主要是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

1、明确辅导员的职业身份,细化职业分工。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没有确定职业身份, 总是依附于一定的社会职业身份(教师或者管理干部),缺少自己独立存在的合法性和合适的发展空间。从中央文件中可以看出辅导员兼有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 应该是专门从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的专家。既不同于教师,也区别于管理干部,应该作为一个特殊的学术职业群体,有自己的职业身份。

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细化职业分工,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团建指导,心理辅导,学业、职业辅导,就业指导,因为每个人不可能是全才,肯定有自己的特长,掌握其中一项,使辅导员的工作职业化,进而专业化。 2、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能力,加强辅导员培训力度。


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岗前培训,每位辅导员在上岗前都必须参加岗前培训;(2)利用学生工作例会或其他有效方式进行专题学习交流;(3)外出参加学习或者到其他学校进修;(4)根据学生工作的特点,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方面的培训。 3、切实可行的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体系。

大多数的辅导员都希望学校能有完善的行政职级和技术职务聘任制。很多高校在辅 导员的职称评定问题上完全按照专职教师的评定要求,没有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 辅导员的职称评定造成一定的困难。辅导员的工作职业化应当设定辅导员职称系列。职业化后的辅导员分为初级辅导员(一般职员、初级职称)、中级辅导员(副科、科级、中级职称)高级辅导员(副处、正处、高级职称) 这样辅导员的工作就不是没有出路的工作 4、辅导员要自觉加强自身建设。

辅导员要自觉增强职业的认同感.摒弃“辅导员是一种临时职业” 等类似的错误认识, 自觉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提高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体悟。形成工作中的归属感和责任心。其次,对自己的职业要有明确的规划,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方面出发,注意理论学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成长为专家型的辅导员。 总之,辅导员的职业化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需要辅导员、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多方面努力,像其他工作的职业化一样,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

三、分析升本后的新形势,探讨辅导员如何改善工作方法问题

1、从辅导员自身工作出发的思考

目前辅导员的工作凡是涉及学生的事情都属于工作范畴,加上带班人数普遍超标,作量大,主观上对辅导员工作未来的发展前景不明确,在学校地位不高,出现职业思想不稳定的情况,缺乏长期从事该工作的规划,因而反映在工作中则忙于应付面上工作无法主动去思考和研究有关学生管理教育的问题,对学生的指导大多着眼于眼前,超前性不强,这样, 既可能影响指导的有效性,又不利于学生工作的持续发展。

升本之后,学生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辅导员教育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生工作中一般化的问题处理起来较为顺利,涉及心理、就业指导等专业性强的问题,往往不一定是自身的所长,就不能处理好。事实上,学生需要的还是专业化辅导。目前学校部分辅导员属于兼职性质,部分是新手,工作时间短,缺乏经验应对复杂的学生工作有时感到力不从心,这些都对岗位教育培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所以,应该把好选拔关,建设一支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适宜、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同时尽可能调动好班主任的力量,选拔符合条件,本人自愿的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既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又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发展。

专职辅导员要参与第一课堂的教学,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讲授“两课” 、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指导学生第二课堂的活动,推动学生素质拓展项目的实施,确保班党团组织建设;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其排忧解难。向教师反映有关教学工作的要求和建议;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帮困助学;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信息,争取支持和配合;进行校纪校规教育组织学生的综合测评、奖惩考核工作主动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分析学生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做好学生工作建立学生稳定工作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2、从学生特点出发的思考

本科教育学制延长,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方面都会有所变化,并且面对的学生群体特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思想教育方面要因材施教。我们要针对学生的自身能力、性格特点、志向兴趣等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从被动被管到主动自管。

对本科学生的要求,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保证上课这么单一的任务,而是要寻找合适的方法激励学生树立长远的目标。我们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k1x.html

相关推荐